谷应泰
清直隶丰润(今属河北)人,字赓虞,号霖苍。顺治进士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员外郎等职。顺治十三年(1656),于提督浙江学政佥事任上,延揽学者,搜集史料,编撰《明史纪事本末》,参与者有张岱、陆圻、徐倬等人。并创立书院于湖山之巅。十五年,全书告成刊行。两年后遭御史董文骥弹劾,指斥书中有不利清朝言辞,审查后,并未发现犯禁语言,故未受惩处。除《明史纪事本末》外,尚著有《筑益堂集》。
清直隶丰润(今属河北)人,字赓虞,号霖苍。顺治进士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员外郎等职。顺治十三年(1656),于提督浙江学政佥事任上,延揽学者,搜集史料,编撰《明史纪事本末》,参与者有张岱、陆圻、徐倬等人。并创立书院于湖山之巅。十五年,全书告成刊行。两年后遭御史董文骥弹劾,指斥书中有不利清朝言辞,审查后,并未发现犯禁语言,故未受惩处。除《明史纪事本末》外,尚著有《筑益堂集》。
西夏文书用语。与典当者同立契约文书者,多为典当者的家属。
明湖广阳川(治今广西平南西北)人,字履之。天启进士。崇祯元年(1628)擢御史,巡按江南,请停织造恤灾。十三年迁左都御史。十五年免职归。著有《按吴疏稿》、《严关盾墨》等。
官名。秦置,西汉因之。掌列侯封爵之事,秩二千石。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主爵都尉。
连接可浮体于江河之上的一种桥梁形式。有船、皮筏、木排、竹筏数种浮体,用缆索加以维系,锚固在岸上或水中,再在上面铺筑桥面。有低浮桥、通航浮桥、开合浮桥等。最早记载见于《诗·大明》:“亲迎于渭,造舟为梁。
①东晋侨置。治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为北阴平侨郡治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名龙安县。②东晋侨置于苌阳县(今四川德阳市西北),为南阴平侨郡治。北周废。
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:王子朝之乱,单氏“伐东圉”,即此。
?—1860清河南固始人,原名薛小。早年和李昭寿在家结捻,后降清道员何桂珍。咸丰五年(1855)与李昭寿杀何桂珍,加入太平军,封答天豫,守江浦和浦口。九年因李昭寿勾引降清,获四品顶戴,改名成良。十年因
1574或1584—1648明四川忠州(今重庆忠县)人。袭丈夫马千乘职,任石砫宣抚使。善骑射,通词翰。所部“白杆兵”,以善战著称。天启元年(1621)北上与后金作战。后又参与平奢崇明之战。因功授都督佥
①春秋时官名。职司祈祷告神,类似《周礼·春官》的大祝等官。②吏职名。隋初于太常寺置太祝署,有祝史十六人。炀帝时废署,以之直隶太常寺。唐初置十二人,后减至六人。祭祀时,助理太祝掌出纳神主等事。为流外官。
即“丹书铁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