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下
对拥有假节、持节、使持节等名义的将领的尊称。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愿节下弘之以道德。”后亦以称刺史、太守等地方长官。
对拥有假节、持节、使持节等名义的将领的尊称。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愿节下弘之以道德。”后亦以称刺史、太守等地方长官。
?—1626明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天启六年(1626),魏忠贤派缇骑赴苏州逮东林党人周顺昌。苏州士民聚众数万抗议,旗尉语不逊,众益愤,遂殴毙一人,巡抚王一鹭走匿得免。事后,他与马杰、沈扬、杨念如、周文
即“完颜从宪”。
见“提调①”。
即“广阳门”。
书名。清徐本奉敕纂。二卷。康熙十五年(1676)初定,成于乾隆八年(1743)。清初逃人问题严重,为严惩逃人及窝主,于顺治间定出惩治法规,乾隆又行修订,成一百零三条,规定八旗逃人及其家属、窝主及其邻居
官名。西汉武帝时始置,隶大司农,佐平准令平抑物价。东汉置一人,秩三百石。和帝时改中准丞,以宦者为之。晋复旧称,隶少府。南朝宋避顺帝刘准名讳,改染署丞。南齐复旧名。北齐置为司农寺平准署次官。隋沿置,正九
古代民间集体歌舞。西汉时,逢十月十五日,宫女相聚歌舞,联臂踏地为节,歌《赤凤凰来》。隋唐时承袭之,有踏曲、踏歌、踏谣诸名,其义则一。踏步舞姿用于多种乐舞中,诗人多有描写。刘禹锡《纥那曲》诗:“踏曲兴无
清内蒙古诸盟之一。以会盟地在阿巴噶左翼、阿巴哈纳尔左翼两旗界内的锡林郭勒地方,故名。隶理藩院。辖乌珠穆沁、阿巴哈纳尔、浩济特、阿巴噶、苏尼特五部十旗。东界昭乌达盟,西界乌兰察布盟,南界察哈尔,北界瀚海
官署名。掌女乐。唐武德后在禁中置内教坊。武则天如意元年(692)改此名,以宦官为使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内教坊。
官署名。西夏冶铁管理机构。景宗元昊天授礼法延祚三年(1040),设于夏州(今陕西靖边)东境距黄河八十里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