秣陵县
①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,改金陵邑置。治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。属会稽郡。西汉属丹阳郡。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),孙权自京口徙治于此,改名建业县,并移治今南京市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平吴,复名秣陵县。三年,又分淮水(今秦淮河)北为建邺县,南为秣陵县。东晋义熙九年(413)秣陵移治建康郭内。隋平陈并入江宁县。②东魏在项县侨置。治今河南沈丘县。为丹阳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项城县。
①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,改金陵邑置。治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。属会稽郡。西汉属丹阳郡。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),孙权自京口徙治于此,改名建业县,并移治今南京市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平吴,复名秣陵县。三年,又分淮水(今秦淮河)北为建邺县,南为秣陵县。东晋义熙九年(413)秣陵移治建康郭内。隋平陈并入江宁县。②东魏在项县侨置。治今河南沈丘县。为丹阳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项城县。
即“豆莫娄”。
明浙江人,字次牧,号懒民。万历时以善弈闻名。集古今棋书,倾心研析,著《弈旦评》、《弈难》行世。
年号。(1)北周明帝年号(559—560)。凡二年。(2)唐时李希烈年号(784—786)。凡三年。(3)五代前蜀高祖王建年号(908—910)。凡三年。
官名。隋置,为太子内坊长官,员二人,从六品。唐初沿置,员二人,正六品上,隶右春坊。开元二十七年(739)改为太子内坊令。
①朝代名。又称殷或殷商。约公元前十六世纪成汤灭夏所建。子姓。汤始都亳(今地有河南商丘、山东曹县、河南偃师三说)。传至仲丁迁于嚣(即隞,今河南荥阳北),至河亶甲迁于相(今河南内黄东南),祖乙迁于邢(即耿
?—1252金末元初卫州(今河南卫辉)人,字公弼,号东瀛子。萧抱珍再从孙。大安二年(1210),受三祖萧志冲让,主持道门,为四祖。贞祐二年(1214),奉朝廷命主毫州太清宫(在今鹿邑,相传为老子故里,
官署名。明清兵部四司之一。简称职方司。参见“职方②”。
选官科目。见“孝廉”。
官名。(1)宋代始置为差遣名目之一,如管勾机宜文字、管勾往来国信所、管勾留司御史台事等。金、元置为首领官,各司多置。设于左、右司,各部,御史台,枢密院所属架阁库,各一至二员,正八品,掌收藏籍帐案牍等事
1117—1177南宋崇庆晋原(今四川崇州)人,字清叔。绍兴进士。为隆州判官,摄绵州,救荒成绩卓著。提点成都路刑狱兼提举常平,发仓粮赈灾。改知兴元府,访知和籴病民,特为奏免。徙仓部员外郎、四川总领。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