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即殿中省尚衣局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尚衣局。
?—1640明顺天昌平(今属北京)人。万历时入宫为宦官。熹宗初,掌尚膳监印,迁司礼监秉笔。以媚客氏、魏忠贤,得掌司礼监印,朋比为奸。崇祯初定“逆案”,被革职抄家。后瘐死。
?—722唐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东南)人。仪凤进士。天授中,应制举。历水部员外郎、凤阁舍人。中宗时,擢黄门侍郎。奏请从岭南风俗,准酋长家存兵器。进大理卿,转御史大夫。开元初,为礼部尚书、太子宾客。
宋孝宗乾道末,枢密院专造雌黄色木牌,上书青字,作为军期急速文字牌,日行三百五十里。后因尚书省也用青字牌急速传递文书,遂于光宗绍熙末改作黑漆红字牌。
书名。清柳兆薰撰。稿本。按日记载咸丰九年(1859)至光绪时作者经历,对于太平军在吴江芦墟、黎里等地活动记述尤详,诸如太平军乡官制度、地主领凭收租、芦墟关收税、物价以及清军抢杀掳掠等情况均有具体反映,
见“编号”。
又称曹魏儒家石经、三体石经、正始石经。古石刻。正始二年(241)立于都城洛阳(今属河南)南郊太学讲堂西侧,用古文、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的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经文,共计约二十八块,早年已毁,宋以后常有残
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角甬江口北侧。因该地潮汐出入,本名候涛山,后因海上来华贸易各国船只停泊于此,改今名。南临港口,屹然耸峙,为海防要地、浙东门户。明代前在此设烽堠。嘉靖三十九年(1560)于山顶筑
大理碑刻。又名石城会盟碑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现存云南曲靖曲靖中学。碑文用汉字书写,主要内容记载大理国明政三年(宋开宝四年,971年),滇西白族的地方政权和滇东北的彝族三十七个部落,在打败了几个
881—944唐末五代文水(今山西文水东)人,字巨川。早年事晋王李存勗,屡有战功,擢太原衙前兵马使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),从魏王李继岌灭前蜀,因留成都。从孟知祥征战,以功授绵州刺史。入后蜀,迁山南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