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明宝训
书名。明代皇帝语录汇编。四十卷。明制,各朝宝训与实录同时编纂,同日进呈,藏于内府。宝训分目辑成,每目下按时间记述。辑时据原存档案,与实录中的相同内容,或有详略之分,可互相参校。万历三十年(1602),吕本将明太祖至明穆宗十个皇帝的宝训汇为一册,校订刊印,遂成是书。今有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的明实录附录本,并附入神宗宝训、光宗宝训、熹宗实录之残存部分。
书名。明代皇帝语录汇编。四十卷。明制,各朝宝训与实录同时编纂,同日进呈,藏于内府。宝训分目辑成,每目下按时间记述。辑时据原存档案,与实录中的相同内容,或有详略之分,可互相参校。万历三十年(1602),吕本将明太祖至明穆宗十个皇帝的宝训汇为一册,校订刊印,遂成是书。今有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的明实录附录本,并附入神宗宝训、光宗宝训、熹宗实录之残存部分。
见“保和大夫”。
清雍正十三年(1735)以施南土司及忠路、忠孝、沙溪等土司改土归流,于官渡坝置县,隶施南府。即今湖北利川市。1986年改市。
相传黄帝之时,炎帝欲侵凌诸侯,黄帝乃修德备战,“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三战然后得其志”(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)。阪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。或说“炎帝乃蚩尤之误,其初三战于阪泉而后胜之,犹作乱不用命,继战于涿
南宋绍熙五年(1194),宁宗即位后,韩侂胄渐秉国政。开禧二年(1206),出兵攻金,不久兵败。三年十一月,韩侂胄为史弥远等所杀。次年改元嘉定,弥远为相,一反侂胄所为,复秦桧王爵、赠谥,与金签订屈辱的
兵用防御器具。以四木为方框,径七寸,以铁逆须钉其上,为拦马通行之具。
官制用语。唐制,官吏于俸禄外,另给食料,或准予折钱,谓之料钱。但时给时辍,视政府开支情况而定。如“至德初,以用物不足,内外官不给料钱”。建中三年(782),“复减百官料钱以助军”(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
篇名。近人章炳麟撰。原系作者在日本东京“国学讲习会”之讲义,刊于《国粹学报》丙午年(清光绪三十二年,1906)第八、九号。又以《论诸子学》为题,收入《国学讲习会略说》(日本秀光社铅印本)。对先秦儒、道
篇名。三国魏嵇康著。以宣传少私寡欲,服食养生为宗旨,故名。与《声无哀乐论》、西晋欧阳建《言尽意论》并称为玄学“三理”(三种理论)。主张不营“名位”以“保神”,不贪“厚味”以“全身”,只要“导养得理”,
宋徽宗时,设置贫无以葬或客死暴露者的坟场,称漏泽园。
官署名。北齐光禄寺始置,有令、丞,掌膳食器物鲑味等事。隋代沿置,有令二员、丞二员,大业三年(607)升令品。唐代沿置,垂拱元年(685)改为珍羞署,神龙元年(705)复,开元元年(713)定名为珍羞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