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“巫马施”。
谷(榖)书名。明于慎行撰。十八卷。论评经史子集、礼乐兵刑、财赋、隘塞、边防之要旨,及历代帝后、大臣、勋戚、阉伶之优劣。于历代典制、礼仪、风俗之变迁得失,多有评述。书中记述万历时期之人物、史事,多为作者
常设的官职。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秩官之吏隐下以渔民,为民蠹也。”
官署名。即左领军卫。唐光宅元年(684)改此名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左领军卫。
书名。明冯应京撰。二十八卷,分乾、元、亨、利、贞五集。乾集十卷,首载明太祖御制公法、皇明祖训、亲贤、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冬官。元集二卷,荐举辟召论、取士议、荐辟人物。亨集二卷,久任超迁论、任官议、
在今河南卢氏县北。山上石色如铁,故名。山岩陡立,峭壁嶙峋。山中有一径可通往来,地势十分险要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元嘉二十七年(450)北伐,略阳太守“(庞)法起等度铁岭山,次开方口”;《金史·徒单兀典
辽、金砖塔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西南。相传建于辽圣宗时,金世宗大定二年(1162)重修。塔为楼阁式,平面八角形,每边6.05米,高七层,约为43米。每层设腰檐平座,塑天王、力士、菩萨等像,姿态优
又译晃兀摊、晃忽坛、晃豁坛、黄忽答等。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,由海都第三子抄真斡儿帖该之子晃合丹的后裔组成。也速该在世时,晃合丹族人察剌台、明里父子皆来依附。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,临终将妻子托给明里。蒙古
①官名。(1)国王师傅,亦称王师。相传殷代已置,西周、春秋战国沿置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。”其后不设。西晋武帝复置为王国官,掌辅导诸王。后避讳改为傅,南朝宋复旧称,六品。
西周厉王时的青铜器。1942年于陕西扶风任家村出土,通高54.6厘米,立耳,蹄足,最大腹径偏下,颈饰窃曲纹,腹饰波带纹。铭文二百零六字,大意是:上天降灾祸于周,鄂侯御方率南淮夷、东夷侵周朝东境、南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