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轸
北宋人。景祐三年(1036)任工部郎中,奏上所著《五朝春秋》,擢直秘阁。
北宋人。景祐三年(1036)任工部郎中,奏上所著《五朝春秋》,擢直秘阁。
书名。近人梁启超撰。四章。详述中日甲午战争后,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,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,掠夺铁路权、内河航运权、财权、兵权、用人权等中国主权的情况。成书于戊戌变法失败后,梁氏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
官名。周代置,主管宗庙祭祀之礼。一说与大宗伯同。《礼记·杂记上》:“大夫之丧,大宗人相,小宗人命龟,卜人作龟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宗谓大宗伯也。”
官署名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正月立。管辖西自西山(今北京市西),南至保定、河间(今均属河北),北至檀州(今北京密云)、顺州(今北京顺义),东至迁民镇(今河北秦皇岛东)之系官田地及原有各处屯田,立法
又称三王蛮,即唐两面羌。宋黎州诸蛮之一。在黎州(今四川汉源北)西百余里。有郝、赵、王、刘、杨五姓。无君长,唯听命耆老。往来汉地,能汉语。淳熙七年(1180),求内附,许互市。
北宋官库名。掌收受明、越、饶、定、青州等地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,以京朝官、三班、内侍为监官。熙宁三年(1070)并入杂物库。
官名。即卫尉卿,唐光宅元年(684)改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卫尉卿。
在今山东惠民县南。唐贞元初,淄青帅李纳以蛤岁出盐数十万斛,筑城而戍,以专盐利。贞元八年(792),纳卒,子师古袭位,成德帅王武俊引兵将取蛤
主持铨选官吏的官员。《晋书·蔡克传》:“(司马)颖为丞相,擢为东曹掾。克素有格量,及居选官,苟进之徒望风畏惮。”(时东曹掾典铨选官员)。《梁书·王泰传》:“士多怀泰,每愿其居选官。顷之,为吏部尚书,衣
明河南阌乡(今灵宝)人。洪武八年(1375)举秀才,超授户部郎中。十三年授试尚书。受命编造黄册,定里甲制度。次年,以不称职罢官。
建筑构件。下层梁头和上层檩间斜置的木条。在抬梁式构架中,主要起扶持平檩的作用。多见于唐、宋、金、元建筑中,明清极少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