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室火坑
类似近代温室。明中叶以后,不少文献中出现关于北方应用火室火坑生产黄瓜、韭黄以及花卉之记载。《五杂俎》:“京师隆冬有黄芽菜、韭黄,盖富室地窖火坑中所成,贫民不能办也。今大内进御,每以非时之物为珍,元旦有牡丹,有新瓜,古人所谓二月中旬进瓜,不足道也。其他花果无时无之,盖置坑中温火逼之使然。”
类似近代温室。明中叶以后,不少文献中出现关于北方应用火室火坑生产黄瓜、韭黄以及花卉之记载。《五杂俎》:“京师隆冬有黄芽菜、韭黄,盖富室地窖火坑中所成,贫民不能办也。今大内进御,每以非时之物为珍,元旦有牡丹,有新瓜,古人所谓二月中旬进瓜,不足道也。其他花果无时无之,盖置坑中温火逼之使然。”
①爵名。晋时即指“公”。隋始置,为九等爵之第三等,位郡王下、郡公上,从一品。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复置,食邑三千户,从一品。唐末及五代受此封者甚滥。宋置,位郡王下,郡公上,从一品。金亦置,食邑三千户
官署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北京苑马寺二十四苑之一。隶金台监,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下分各群,设群长,掌牧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十八年并入太仆寺。
1782—1853清安徽桐城人,字元伯。嘉庆进士。授庶吉士,改工部营缮司主事,擢郎中。因事挂误,发盛京效力。旋复主事,补员外郎。后又坐事发黑龙江,未几释归。曾主江西白鹿洞书院、山东峄山书院、安徽庐阳书
即“九八规元”。
明代内宫收管病老或有罪宫人之所。禁闭年久再发宫外浣衣局。设掌司二三十人管理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色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油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龙阳县置。属常德路。治今汉寿县,辖境相当今湖南汉寿、沅江二市、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又降为县。
亦称益新面粉厂。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由章惕斋创办于安徽芜湖,资本约二十一万元。开业后“销场甚旺”。宣统元年(1909)被焚。后恢复,1916年增资达三十五万元。
?—1318元时高昌畏兀儿亦都护。巴而术阿尔忒的斤第四代孙。父火赤哈儿的斤阵亡,赴京请兵北征,娶公主为妻,中途改为镇吐蕃宣慰司。武宗时召还,仍为亦都护。仁宗时复封高昌王。
三国时东莱(治今山东莱州)人,字公河。受业于东汉刘洪。素习《九章》,能为计数。洪创《乾象历》,魏黄初年间,太史令高堂隆议有所改革,太史丞韩翊乃造《黄初历》。岳又详析各历得失,以为翊所造皆用洪法,所增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