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游击将军

游击将军

官名。汉代始置,为杂号将军之一。武帝时有游击将军韩说。魏晋为禁军将领,与骁骑将军分领命中虎贲,掌宿卫之任,四品,隶中将军(领军将军)。十六国前凉、北燕亦置。南朝沿置。宋四品。梁天监六年(507)置左、右游击将军,十一班,原游击将军改游骑将军。陈四品,秩二千石。北魏、北齐置为侍卫武职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四品上。北齐员五人,四品上,隶左、右卫府。唐武德七年(624)置为从五品下武散官。宋初沿置,为从五品武散官。元丰改制罢。明镇戍军中置,位在参将之下,掌率游兵往来防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泾原兵变

    或称建中之乱。唐建中四年(783),藩镇李希烈围襄城(今属河南),德宗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本镇兵五千赴救。军士离镇时多携子弟,望至京师获赏赐。会天雨、士卒饥寒交迫,及至京师,非惟无赏,竟以糠菜饼犒军,

  • 恩俸

    清代官员之加俸。雍正六年(1728)始命予吏、户、兵、刑、工五部尚书、侍郎双俸,后兼管部务大学士亦得双俸。乾隆元年(1736),命在京文职一律发双俸。其原有之俸称正俸,新增部分称恩俸。初,官吏受罚俸处

  • 诗疑

    书名。南宋王柏著。二卷。怀疑今存《诗经》非孔子时之“诗三百”篇,当系汉儒搜集孔子所删之诗尚有存于民间者,妄取而窜杂,以足三百篇之数。认为国风中《桑中》等三十二篇为汉儒窜入,应加删削;小雅中杂有“怨诮之

  • 水洛县

    见“水洛城”。

  • 吕文显

    南朝齐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初为宋孝武帝斋干直长。齐武帝永明年间,以治事严刻被知,与茹法亮等同为中书舍人。掌谷帛事,法亮掌杂驱侠簿,其余舍人无别任。四方饷遗,岁各数百万。并造大宅,聚山开池。尚书右仆射王

  • 龚原

    北宋处州遂昌(今属浙江)人,字深之(一作深父)。嘉祐进士。累官至兵部侍郎、工部侍郎。支持王安石变法。王氏改学校法,尝引以为助。力主“荆公新学”。官国子司业时,刊布王安石《字说》、《洪范传》及王雱《论语

  • 银术可

    即“完颜银术可”。

  • 釜山

    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。十六国时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大狝于牛川,登釜山,即此。相传为黄帝合诸侯符契处。一说在今河北怀来县东,一说在今河北徐水县西。

  • 檇李之战

    春秋时吴国、越国之间的战役。鲁定公十四年(前496),吴王阖闾伐越,与越王勾践战于檇李(今浙江嘉兴西南)。勾践派死士冲击吴阵,被吴军杀退。勾践又命罪人于吴军阵前排成三行,以剑自刎,吴军注目惊愕,勾践突

  • 西河禅师

    即“道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