沅水
沅一作舞。源出今河南方城县东南。东流经舞阳县南、西平县北,至县东注入汝水。元至正年间,西平以上断流,沅水遂为南汝正源。明嘉靖末,沅水又改道东出澺水,因西平境内沅水本有洪河之称,此后遂统称沅、澺全流为洪河。
即今湖南沅江。东汉建武二十三年(47)武陵蛮反,遣刘尚将兵由沅水入武溪击之,即此。
沅一作舞。源出今河南方城县东南。东流经舞阳县南、西平县北,至县东注入汝水。元至正年间,西平以上断流,沅水遂为南汝正源。明嘉靖末,沅水又改道东出澺水,因西平境内沅水本有洪河之称,此后遂统称沅、澺全流为洪河。
即今湖南沅江。东汉建武二十三年(47)武陵蛮反,遣刘尚将兵由沅水入武溪击之,即此。
?—1887清湖南湘乡人。咸丰五年(1855)参加湘军,六年率部攻陷瑞州,曾国藩荐改文职,以知县留江西补用,赏加同知衔。后累升至道员,赏果勇巴图鲁名号。同治元年(1862)败李秀成等部太平军,以按察使
隋炀帝时纳言苏威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、黄门侍郎裴矩、御史大夫裴蕴、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五权臣参掌朝政,因称五贵。
官署名。元代始设,为行中书省所属机构。掌勘核刑名案件。设理问二人,副理问二人,知事一人,提控案牍一人。明清沿置,为布政使司所属机构。明设理问一人,副理问一人,提控案牍一人。清于直隶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、
即“辛甲①”。
禁卫军指挥机构。隋大业三年(607)置,设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二人,统诸鹰扬府府兵。又置护军四人,掌副贰将军,寻改武(虎)贲郎将,又置武(虎)牙郎将六人,有长史、录事参军,司仓、司兵、司骑、司铠等员,军士
1079—1118北宋邵武(今属福建)人,字长睿,别字霄宾,又号云林子。元符进士。历通州司户、河南府户曹参军,有吏干。天资敏悟,好古文奇字。洛下公卿家古器款识,均能辨认是非,遂以古文名家。曾纠正王著所
明初运粮海船之一种。船底长六丈,梢长一丈一尺,底头阔七尺八寸,底梢阔六尺。梁头十六座。以百人驾船,可载米二千石。
东晋晋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元帝时,历任著作佐郎、中书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。
隋开皇七年(587)改阳夏县置。治今河南太康县。唐属陈州,明属开封府,清属陈州府。
地名。在今云南晋宁县晋城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明初瓦尔密破走入晋宁州忽纳寨,赴滇池死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