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部郎中
官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与水部郎互称,为水部曹长官。唐代定置为尚书省工部所属水部司长官,员一人,从五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随本司先后改称司川大夫、司水郎中,旋皆复旧。渤海国置,为水部长官。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,无职事。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,从六品。辽、金、元不置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复置,正五品。二十九年改称都水清吏司郎中。
官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与水部郎互称,为水部曹长官。唐代定置为尚书省工部所属水部司长官,员一人,从五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随本司先后改称司川大夫、司水郎中,旋皆复旧。渤海国置,为水部长官。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,无职事。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,从六品。辽、金、元不置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复置,正五品。二十九年改称都水清吏司郎中。
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分江夏郡置。治蕲春县(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罗田县、黄冈市以东,长江以北地。属扬州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废。隋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蕲州为蕲春郡。蕲献王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掌划一天下道路及度量衡标准。
1691—1767清江苏上元(今南京)人,初名默,字启生,号绵庄,晚号青溪居士。乾隆元年(1736)召试博学鸿词,当路者欲招致门下,被拒,竟不用。自此闭户治经。不墨守陈说。曾问学于李塨,读书极博,皆归
五代时黄河津渡口,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,郭崇韬趣博州,至马家口渡黄河筑城,梁将王彦章将兵急攻新城,庄宗存勗引军救之,彦章解围,退保邹家口,即此。
官办军用企业。清光绪九年(1883)由醇亲王奕譞创设于北京三家店,潘骏德主持局务。开办费耗银一百万两。局中一切章程规制,大体仿照天津机器局。所制造的火药、水雷及炮专供神机营使用。十七年因军火着火爆炸,
?—388十六国时人,字元高。前秦苻坚时,举贤良为郎中,历官长安令、始平郡守、中垒将军。苻坚在淝水战败,长安大乱,遂与屯骑校尉胡空各据险筑垒以自固,又受后秦王姚苌官爵。太安元年(385)姚苌杀苻坚,乃
五代后梁太祖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帐下,号厅子都。为亲军之最。
官名。将作大匠副贰,西汉置二员,东汉置一员,秩六百石。三国魏沿东汉制,七品。两晋、南朝省。北魏仍置。北齐为将作寺次官,员四人,从七品上。隋初因之,从七品。开皇二十年(600)改将作寺为将作监,置监、副
民间对各种主要古代冷兵器的统称。原指使用各种兵器之技能,故亦称十八般武艺;又因多以所使用的兵器为名,故以此称。南宋华岳《翠微北征录》云:“武艺一十有八,而弓为第一。”究竟有哪十八种兵器,说法颇多。如明
唐雍州始平(今陕西兴平)人,字文思。少通经史百家之说。举明经。武则天时,累迁太子率更令,兼弘文馆学士。兼充东宫侍读。神龙元年(705),中宗即位,为国子祭酒,同中书门下三品,景龙三年(709),中宗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