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籍
除特种户籍以外的平民户籍。除民籍外,秦汉有市籍,指商人和手工业户。唐宋有市户,指从事商业的人户,手工业者称“匠户”。明代的户籍分为民、军、匠、灶四种,灶籍指盐户。清顺治二年(1645),废除匠籍,户籍分为民、军、商、灶四种。清皇族、宗族、八旗、汉军等户籍另列;八旗销除旗档者,汉军出旗者,均入民籍。
除特种户籍以外的平民户籍。除民籍外,秦汉有市籍,指商人和手工业户。唐宋有市户,指从事商业的人户,手工业者称“匠户”。明代的户籍分为民、军、匠、灶四种,灶籍指盐户。清顺治二年(1645),废除匠籍,户籍分为民、军、商、灶四种。清皇族、宗族、八旗、汉军等户籍另列;八旗销除旗档者,汉军出旗者,均入民籍。
土司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,为抚辑维州而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。管辖藏民及雅都、维城、曲谷等地(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),被称为“新番”、“旧番”、“后番”之羌人。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
三国吴在溇中地置。治今湖南慈利县西北。南朝梁以后废。《宋书·荆雍州蛮传》:“天门溇中令宗侨之徭赋过重,蛮不堪命。元嘉十八年(441),蛮田向求等破溇中”,即此。
又译卜只儿、不只儿。蒙古人,脱脱里台氏。与父纽儿杰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,为开国千户功臣之一。后拥戴宪宗为帝,出任行天下诸路也可札鲁忽赤(大断事官),主管汉地司法、财政,驻燕京(今北京),又称燕京等处行尚
①官名。宋代内侍省、入内内侍省有祗候小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黄门、祗候殿头、祗候殿直、祗候侍禁等官;閤门又有閤门祗候。置于东西上閤门,为閤门宣赞舍人之佐,与舍人同为閤职。掌朝会宴
见“赎刑”。
书名。清汪辉祖撰。十二卷。辉祖平时读史有得,随手札记,录于简端,至嘉庆八年(1803)七十四岁时,不能亲自握管,乃令儿辈整理编写此书。仅有稿本,未见刊刻。
即“蒙古翻译房”。
书名。宋李焘撰。一百四十二卷。绍兴中,焘始撰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,其书浩大未毕,乃仿司马光《皇朝百官公卿表》,遍求正史实录,旁及野史传闻,增广门类,起建隆,迄宣和,合新旧官制,以成是书。已佚。
1293—1357元平定(今属山西)人,字仲实。泰定进士。初为景州蓨县尹,后历任监察御史、刑部尚书、侍御史、湖北廉访使、中书左丞、御史中丞、提调国子监兼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等职。曾预修宋、辽、金
前560—前510春秋时鲁国国君。公元前541—前510年在位。名裯,又作稠、袑。鲁襄公庶子。即位时鲁国公室卑弱,“政在季氏”。五年(前537)季孙夙“四分公室”,再次削弱公室。二十五年,起兵讨伐季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