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之伟
南朝陈吴郡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字子大。梁时任中书侍郎领大著作,掌国史;入陈后,历任鸿胪卿、大匠卿、太中大夫,奉命撰述梁史。
南朝陈吴郡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字子大。梁时任中书侍郎领大著作,掌国史;入陈后,历任鸿胪卿、大匠卿、太中大夫,奉命撰述梁史。
即“严忠济”。
学校名。官立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设立于京师琉璃厂,有职员六人,教员十五人,招收学生一百三十人。教授课程有读经讲经、国文、算学、历史、地理、本朝(清朝)掌故、理科、英文、图画、体操等。为京师较早
又名引税。清政府凡随盐引征收之盐税,皆可视为引课。有正课(正项)与杂课(杂项)之分。后逐渐增多。至嘉庆时多至近百种。
古代历法,年始曰正,月初曰朔,一年的第一天称正朔。夏正建寅,以正月为岁首。殷正建丑,以十二月为岁首。周正建子,以十一月为岁首。改定正朔,表示王者受命于天,与前代不相袭,“所以变易民心,革其耳目,以助化
①西周的东都。成王时周公所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,在涧水之东,水之西。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,定都于此。前516年,敬王避王子朝之乱,迁都成周城,赧王又还都于
古族名。或省作鱼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载,周成王时成周之会,西南少数民族有“鱼复国”,以鼓与钟为贡物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载庸人率群蛮叛楚,楚人伐庸,“七遇皆北,唯裨、儵、鱼人实逐之”。杜预注:“鱼,鱼复
巨(鉅)商代粮仓名。故址在今河北曲周东北古衡漳水东岸。仓近水,水上有大桥,故名。商纣王时厚赋税以充实巨桥仓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周武王灭商后“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,发巨桥之粟,以振贫弱萌隶”。
即“康里”。
官名。(1)隋代礼部头司礼部司长官,置一人,正六品上,掌礼部司事。开皇三年(583)升从五品。大业三年(607),升为礼部副长官,以佐尚书掌部事。礼部司长官改称仪曹郎。(2)隋代以后中央行政机构礼部之
女真部落长之长,即部落联盟长称号。都,借用汉语。金太祖阿骨打建国前曾任此职。金朝建立后,不再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