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齐
元祁州蒲阴(今河北博野)人。元统进士。授翰林修撰,累迁南台御史,历河南、淮西佥宪,移知高邮府。至正十三年(1353),奉命去泰州招降张士诚,被拘,后得释。五月,又奉命去高邮招降士诚,被杀。
元祁州蒲阴(今河北博野)人。元统进士。授翰林修撰,累迁南台御史,历河南、淮西佥宪,移知高邮府。至正十三年(1353),奉命去泰州招降张士诚,被拘,后得释。五月,又奉命去高邮招降士诚,被杀。
见“钞关”。
1832—1899清浙江瑞安人,字漱兰。同治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累迁侍读大学士。频频上书言时政得失,弹劾使俄大臣崇厚误国,洪钧所译地图舛谬,使英大臣赴赛会有失体统。声震朝野。光绪七年(1881)迁
1139—1191南宋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,字叔晦,号定川。谥端宪。乾道进士。历任上虞尉、扬州教授、太学录、婺源令、舒州通判等职。入太学之初曾师事陆九龄。其思想倾向与陆九渊心学一致,认为修养在于“先立
即“秦献公”。
官名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三月置,主管全国禁止吸食鸦片和禁种罂粟事务。初设四人,宣统二年(1910)添设一人。除一名王公外,均为兼职。
在湖南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。又名君山或洞庭山。方六十里,状如十二螺髻。相传尧女、舜妻死于此,俗称湘君,因以为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八年(前219),“浮江,至湘山祠。逢大风,几不得渡。上问博士曰
?—344十六国时人,字道恭。仕石虎为常侍。时虎所宠中谒者令申扁,权倾内外,他与常侍卢谌等十余人与扁抗礼。后以戏言遭谗,与子同为太子石宣所杀。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自称傣泐、傣那、傣雅、傣绷、傣端等。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地河谷平坝地区,小部分居住在景谷、景东、元江
清代监督漕粮兑收的制度。清政府规定,漕运军丁向地方州县兑收漕粮,装载上船,必须在监兑官的直接监督下进行。兑收时,监兑官逐船核查,兑足正耗、行月、搭运等米数量,验明米色纯洁,面交押运官。粮船开行,仍亲督
即“佗钵可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