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李福泰

李福泰

1806—1871

清山东济宁人,字星衢。道光进士。历任广东饶平、潮阳、番禺知县,设团练局镇压会党起义。咸丰六年(1856),英舰犯广州,率军民堵击敌船。次年冬英法联军再次来犯,他率兵守番禺,并反对议和。同治三年(1864)擢广东按察使,督办粤东北军务,镇压太平军李世贤余部。次年擢广东巡抚,赴潮州镇压太平军丁太阳部。后因军事不利,被曾国藩查办,以道员降候补。五年复授福建巡抚。八年调广西巡抚,寻卒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义隆

    即“宋文帝”。

  • 庚辛之际月表

    书名。清末王延钊撰。一册。义和团运动时,王氏为京官,后避兵出京,凡所闻见,辄笔记之。慈禧太后西逃返京后,依所记按月编次成册,起光绪二十六年(1900)五月,迄次年十一月,记朝廷、兵营、各国的动态,及义

  • 苍头军

    秦末农民起义军一支。公元前209年,陈胜牺牲后,其部将吕臣于新阳(今河南界首北)组织队伍,因头著青巾,故名苍头军。收复陈县后与项梁军合并。

  • 孔子世家补订

    书名。清林春溥编撰。一卷。《史记》将孔子列入《世家》,以《论语》、《春秋》三传、《国语》、《檀弓》、《孔子家语》、《晏子》等记载为依据。林氏根据有关资料,整其烦乱,定其先后,订其讹误,补其简略,并类附

  • 元明宗实录

    书名。元张起岩、欧阳玄、成遵、谢端等撰。始修于元统二年(1334),成书年代不详。已佚。

  • 中书通事郎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中书省属官,位黄门郎下。进呈并为皇帝阅读经黄门郎署名的臣下奏章,代皇帝批阅意见。位虽不高,而权任甚高。可省称为中书郎,或称中书侍郎。后改称中书侍郎,一说西晋始改。东晋初复置,不久,仍

  • 辄勒克

    即“察拉克”。

  • 朵甘思

    一作朵甘。一译“朵哥麻思”、“突甘斯”。藏语Mdo-Khams的音译。Mdo译为“朵”(即今安多),指今甘青两省藏族地区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地区;Khams译为“甘思”或“甘”(清译为“康”或“喀

  • 大冢宰卿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置,一人,正七命,为天官冢宰府最高长官。掌佐皇帝治邦国。所属有小冢宰上大夫、天官府都上士。北周沿置,然权力却因人而异,若有“五府总于天官”之命,则称冢宰,能总摄百

  • 苗军

    元末朝廷为镇压农民军,从武冈、绥宁(今属湖南)召集苗族、瑶族等少数民族丁壮组成的军队,主将为杨完者。至正十八年(1358)八月杨完者死后,余部散处江浙,分别为元军和朱元璋军消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