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显
即“唐中宗”。
即“唐中宗”。
即“开元天宝遗事”。
即“布拉呢敦”。
又作张㔨督。 一名石会。 晋羯族部落首领。永嘉时,拥众数千,与冯莫突据上党(今山西潞城一带)称雄。石勒往投,劝归刘曜,曜封为亲汉王。后勒赐其姓石名会,称兄,结为知己。
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。治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。为仁和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开元十四年(726)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平寺。属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。南宋乾道六年(1170)复置。属隆州。元废。
①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涪江东岸支流洋溪河。《后汉书·臧宫传》:建武十一年(35)辅威将军臧宫将卒五万,从涪水上平曲,“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沈水”,宫大破之,斩首溺死者万余人,沈水为之浊流,即此。②(瀋水)
本宋睢阳邑,秦置县,因在睢水之阳得名。在今河南商丘市南。汉、晋为梁国治。西汉景帝时,吴楚七国反,梁孝王守睢阳拒之,即此。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(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)。北朝为梁郡治。隋初属毫州。开皇
宋时从事药材生产和采集的专业户。
1465—1529明保定新城(今属河北)人,字德延,号守庵。十一岁入内廷为宦官。弘治九年(1496)侍从太子。武宗即位,进御用监太监,受宠信,为“八虎”之一。先后提督三千营、神机营、十二团营,兼掌乾清
商办企业。张謇于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集股创办,以低价领得通州沿海十二万亩滩地。次年正式开工。经过近十年建设,承佃垦荒者共一千三百户、丁口六千五百余人,植棉初见成效,为大生纱厂原料基地。虽雇用工人
即“历代帝王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