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谷安抚司
土司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,为抚辑维州而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。管辖藏民及雅都、维城、曲谷等地(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),被称为“新番”、“旧番”、“后番”之羌人。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任其职。乾隆十四年(1749)土司苍旺征金川有功,升宣慰司。后势力扩大,不断对外兼并,西至党坝,东抵通化,自称“大酋长”。十七年清朝实行改土归流,四川总督策楞、提督岳钟琪率兵镇压,擒杀苍旺,其地北部置里,南部则建土屯制,归理番厅管辖。
土司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,为抚辑维州而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。管辖藏民及雅都、维城、曲谷等地(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),被称为“新番”、“旧番”、“后番”之羌人。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任其职。乾隆十四年(1749)土司苍旺征金川有功,升宣慰司。后势力扩大,不断对外兼并,西至党坝,东抵通化,自称“大酋长”。十七年清朝实行改土归流,四川总督策楞、提督岳钟琪率兵镇压,擒杀苍旺,其地北部置里,南部则建土屯制,归理番厅管辖。
战国时人。禽滑釐弟子,田系之师,属墨家。见《吕氏春秋·当染》。一说许犯即农家许行。参见“许行”。
见“材官①”。
蒙古语,意为乐师、琴师。元司乐官员称抄儿赤。
①内官名。唐玄宗所置三妃之一,正一品,与惠妃、丽妃掌佐皇后论妇礼,同领后宫众务。②见“贵妃”。
战国时楚国墓葬。位于湖北江陵(今荆州)纪南城西北约7公里。系有封土堆的长方形土坑木椁墓。1965年发掘。墓口长16.1米,宽13.6米,墓底长6.68米,宽3.9米,深7.98米。东边有斜坡式墓道,长
五代晋天福二年(937)改兴唐府置。治广晋、元城二县(今河北大名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、魏县、馆陶、临西、成安和山东临清、冠县、莘县及河南内黄等市、县地。后汉乾祐元年(948)改为大名府。
书名。又名《重广英公本草》。五代后蜀韩保升等撰。二十卷。据《嘉祐补注本草》引文记载,作者将唐《新修本草》和《药图》,增加内容,相参校订成书。已佚。宋代本草书中偶见其说。
茌一作茬或荏。东汉末改茌县置。治今山东长清县东南。魏、晋属泰山郡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明帝纪》:景初元年(237)“山茌县言黄龙见”,即此。南朝宋永初后废。元嘉十年(433)复置。为太原侨郡治。孝建元年(
金人。淳熙中归宋,任承奉郎。著有《金国志》、《正隆事迹记》,皆归宋之后述所见闻之作。
(1085—1152) 宋临江军清江(今江西樟树)人,字伯恭,号芗林居士。向敏中玄孙。元符末,以恩荫补官,宣和末,为京畿转运副使。南渡初,统兵勤王,因与李纲善,为黄潜善所罢。后知潭州,率军民巷战,拒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