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普定路

普定路

元大德七年(1303)改普定府置。治今贵州安顺市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安顺市及普定、平坝等县地。属曲靖宣慰司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复改为普定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谢迁

    1449—1531明浙江余姚人,字于乔,号木斋。成化进士。授修撰,迁左庶子。弘治元年(1488)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。八年入阁参预机务,寻加太子少保、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。与刘健、李东阳同心辅政,以秉节

  • 泲水

    即“济水”。

  • 典志

    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。古书如《礼记》中的《王制》、《月令》、《明堂位》等篇,《史记》八书、《汉书》十志,及十通、会典、会要等,均属典志性质。

  • 监祭使

    使职名。唐代以监察御史一人为之莅祭祀,监阅牲牢,省器服,不敬则劾祭官。兴元元年(784)以监察御史第一人察吏部、礼部,兼监祭使。宋代为御史台五使之一,以御史充兼,掌受誓戒致斋,检视纠劾。元丰改制,罢使

  • 头曼城

    匈奴头曼单于统治中心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,城在五原郡稒阳(治今内蒙古包头东)西北。

  • 诚意伯文集

    书名。明刘基(封诚意伯)撰。二十卷。凡御书、诰诏等一卷,《郁离子》三卷,文四卷,赋、骚一卷,古乐府一卷,诗八卷,《春秋明经》二卷。明隆庆间括苍刊本较为完备。今有影印本。

  • 都统制

    官名。北宋后期,大军出师征讨,诸军统制不相统属,即以其中一人为都统制,统率诸军。建炎元年(1127)置御营司,设都统制。其后为各屯驻大军统兵官,其副职为副都统制,某些官位高的武将亦有任屯驻大军之下军一

  • 昏钞

    又称烂钞,指磨损破烂的钞,元代用为专称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初定钞法,持昏钞赴钞库倒换新钞(料钞),每贯需交纳工墨费三十文(次年改为二十文,后复为三十文)。库官与昏钞库子验明确系真钞,即依例收换,

  • 沃丁

    商王。名绚。太甲之子。继太甲即位。伊尹卒,沃丁以王礼葬之,祀以太牢,亲自临丧三年(《初学记》卷二引《帝王世纪》)。

  • 三经

    指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与《周礼》。北宋王安石撰《周官新义》,指导其子王雱撰《毛诗义》、《尚书义》,称为《三经义》,或称《三经新义》,因有“三经”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