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律
即“泰始律”。
即“泰始律”。
书名。唐沈亚之撰。亚之字下贤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著录“《沈亚之集》九卷”。宋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十六作“《沈下贤集》十二卷”。今本为传抄北宋元祐刊本。降至明清,辗转传抄,互相滋误。《四库全书》取
?—前374战国时韩国国君。公元前376—前374年在位。名失传。韩文侯子。韩哀侯二年(前375),灭郑,并其国。遂徙都于郑(今河南新郑)。韩自此亦号郑。次年初,为韩严所杀。
①国名。详“齐国”。②朝代名。(1)南朝之一。南朝宋顺帝升明三年(479)萧道成代宋称帝,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),史称萧齐、南齐。统治区域东、东南至海;北以秦岭、淮河与北魏接界;西至四川大雪山;西南至今
西汉置。治今甘肃永昌县西北。属张掖郡。东汉献帝后为西郡治。北魏改名永宁县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张掖日勒,皆当北塞,有通谷水草”,即此。
官名。西汉武帝置,掌西域诸屯田。自张骞通西域,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,轮台、渠犁皆有屯田卒数百人,置使者、校尉领护之,以给外国使者。后车师、乌孙、焉耆等国皆有屯田,亦以校尉领护。神爵二年(前60)置西域都
①东汉东莱牟平(今山东烟台东南)人,字祖荣。少受父业,以明经举孝廉。桓帝时任会稽太守,见山民苦于官吏侵扰,乃废除烦苛赋役,察举非法,百姓得安。后征拜将作大匠。建宁元年(168)为司空,旋迁司徒、太尉。
见“梅禄”。
又译阿刺章、哈剌章、哈剌张。元代云南地区名及族名。合剌,蒙古语,意为黑。章,或说即“爨”的蒙古语音译。作为族名,似指僰、罗罗人。作为地名,波斯文《史集》和《马可波罗行记》一般指云南地区。《史集》径称云
?—1627明广西贵县(今贵港)北山里人。瑶族。天启二年(1622),与其弟扶龙领导浪滩瑶、壮农民起义,在龙山和石梯山(石龙山)建立根据地,屡挫明军。七年,与其弟先后被杀,起义失败。
辽以漷阴镇置。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漷县镇。属析津府。金、元初属大兴府。至元十三年(1276)升为漷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