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良论
篇名。清龚自珍著。四篇。作者二十二、三岁时撰。反映其早年政治思想之代表作。抨击封建官僚集团庸碌无能,“尽奄然而无有生气”,谴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“天下无巨细,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”。反对“用人论资格”之封建选官制度,认为是导致官僚集团腐败无能之重要原因。提出“更法”的要求。收入道光三年(1823)自刻本《定盫文集》所附《少作》与宣统元年(1909)国学扶轮社本《龚定盦全集》。
篇名。清龚自珍著。四篇。作者二十二、三岁时撰。反映其早年政治思想之代表作。抨击封建官僚集团庸碌无能,“尽奄然而无有生气”,谴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“天下无巨细,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”。反对“用人论资格”之封建选官制度,认为是导致官僚集团腐败无能之重要原因。提出“更法”的要求。收入道光三年(1823)自刻本《定盫文集》所附《少作》与宣统元年(1909)国学扶轮社本《龚定盦全集》。
书名。清项名达撰。七卷。项氏年老病重未能完稿,搁笔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),其中卷四、卷六的部分内容及卷七“椭圆求周图解”,由其友戴煦于咸丰七年(1857)补写完成。该书主要解决弦矢互求和椭圆求周问
官名。(1)即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”。(2)清宣统三年(1911)四月设置,为责任内阁的首脑。根据皇帝的意志,决定政治方针、保持行政统一,并在内阁会议时担任议长。具体职责有对各地方长官颁发训示,并监
?—1236又译曲出、阔除、屈术。元太宗第三子。曾被定为汗位继承人。太宗七年(1235)春,率军攻南宋。次年冬,死于军中。
史书分类名目之一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通志·艺文略》均有此类,以著录记载氏族家谱世系之史书。
官署名。南朝梁置,属东宫,掌经籍。设太子洗马、典经守舍人等官员。
①秦始皇二十二年(前225)置。治睢阳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、通许县以东,永城市以北,山东曹县、嘉祥县以南和安徽亳州市、砀山县等地区。西汉文帝十二年(前168)改置为梁国。②北魏孝昌二
冠爵津的俗称。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,南至霍州市界。为南北交通津要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冠爵津,“汾津名也。在界休县之西南,俗谓之雀鼠谷。数十里间道险隘,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,累石就路,萦带岩侧。或去水一丈,
?—1154宋衢州(今属浙江)人。本为佃农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)岁饥,田主徐三逼租,因率众夺粮,执徐三,鸣鼓烧香集饥民千余人起义,攻州城不克,转入严州境内,烧毁寿昌县等处仓库。旋为殿前司正将辛立所
即“中英藏印条款”。
水塘名。在唐江南道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)西北。元和时,刺史李将顺筑。塘广三十亩,以溉民田,故又称益州塘。自塘穿渠绕县城与李渠相接,复东流经县南至赤板桥入石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