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提调

提调

官名。(1)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,又称提调官。明制,顺天、应天二府乡试用府尹,各省乡试以布政司官充任,会试则京官用之。俱设一员。掌理试场帘外一切事务,封闭内外门户,凡送卷、供应物料、弥封、誊录等事,皆跟随点检查封。此外,殿试亦设,用礼部尚书或侍郎。清制,顺天乡试以府丞充,各省乡试初以布政使充,雍正间改用道员。会试以礼部尚书充。负责统筹安排考试内外各项事务。乡试中又分内提调、外提调,分别管理阅卷事和考试事。(2)清代一些特设机构的负责官员。如内翻书房、方略馆、实录馆、玉牒馆、律例馆、国史馆、武英殿修书处等均设,专司处理内部杂务及管理吏员、差役等事。(3)清末新设机构职官。其地位职权因机构而异。如度支部所辖币制局,即以提调、帮提调为主官;而京师大学堂的教务、庶务各部门之主持人亦称,负责处理日常事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节塘寺

    亦作结当寺、嗟堂寺。见《明实录》景泰四年(1453)二月庚子、七年九月甲戌和成化十二年(1476)正月辛未诸条,应即藏语的音译。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帕木竹巴支派的重要寺院。大司徒绛曲坚赞于元至正十一年(1

  • 六德

    ①六种品德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教万民而宾兴之,一曰六德:知、仁、圣、义、忠、和。”郑玄注:“知,明于事;仁,爱人以及物;圣,通而先识;义,能断时宜;忠,言以中心;和,不刚不柔。”②佛教名词。指

  • 崇祯

    明思宗年号(1628—1644)。凡十七年。

  • 王洪绪

    清吴县(今属江苏)人,名维德,号林屋先生、安定子。世代均为外科医家,继承其曾祖王若谷“除疗疮用针刺外,皆不轻用刀针”之遗法,又兼通内、妇、儿科之病理,施治数十年,济人甚多,誉重医林。著有《外科证治全生

  • 胡翰

    1307—1381元末明初浙江金华人,字仲申,号长山。青年时从吴莱、许谦学古文,有文名。元末游大都,不出仕。后归里避乱于南华山,著书自适。朱元璋克金华,起为衢州教授。洪武二年(1369),聘修《元史》

  • 西域水道记

    书名。清徐松撰。五卷。嘉庆十七年(1812)作者谪戍新疆,遍历天山南北,悉心研究边疆地理,详记其山川曲折,道光元年(1821)撰成此书。全书根据新疆内陆水系多数河流都最终汇入湖泊的特点,以罗布、哈喇等

  • 潢水石桥

    辽建。为国都上京临潢府(今巴林左旗南)的西南方门户。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西拉木伦河上的巴林桥所在。薛映《行程录》:“又三十里度潢水石桥,旁有饶州”,即此。

  • 博隘

    地名。今作剥隘。在今云南富宁东北。明代属云南广南府富州。

  • 礼部郎中

    官名。(1)唐代始置,为尚书省礼部头司礼部司长官。武德三年(620)改仪曹郎设,额一员,从五品上。掌司事。因其地望清贵,又掌尚书省文翰之事,故多以有文名者居之,号为“南宫舍人”,短期内即可擢迁知制诰。

  • 南京钦天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迁都北京后,于南京留置。设监正一人,监副一人,主簿一人。五官正一人,五官灵台郎二人,五官监候一人,五官司历一人。所掌与北京钦天监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