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设
官名。(1)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员二人,从七品,隶尚寝局,与典设佐司设掌内宫床席帷帐、铺设洒扫。唐沿置,员二人,正八品。宋亦隶尚寝局。金同唐制,与典设佐司设掌帷帐、床褥、枕席、洒扫、铺设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员二人,正七品;二十七年增二十四典后,遂改为正八品;服劳多者,或五、六载,得归父母,听婚嫁,年高者许归,愿留者听,现授职者家给与禄。永乐后,其职尽移于宦官。(2)唐卫尉寺守宫署属官,置六员,流外八品,掌帐帘、帷幕。鸿胪寺司仪署置十八员,掌陈设凶礼丧葬之具。
官名。(1)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员二人,从七品,隶尚寝局,与典设佐司设掌内宫床席帷帐、铺设洒扫。唐沿置,员二人,正八品。宋亦隶尚寝局。金同唐制,与典设佐司设掌帷帐、床褥、枕席、洒扫、铺设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员二人,正七品;二十七年增二十四典后,遂改为正八品;服劳多者,或五、六载,得归父母,听婚嫁,年高者许归,愿留者听,现授职者家给与禄。永乐后,其职尽移于宦官。(2)唐卫尉寺守宫署属官,置六员,流外八品,掌帐帘、帷幕。鸿胪寺司仪署置十八员,掌陈设凶礼丧葬之具。
1275—1335元大宁(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)人,字叔能。曾任江浙行省照磨、检校,后升监察御史。英宗时为左司都事。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。文宗时累官参议中书省事、吏部尚书。元统初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,调
历(歷)书名。清刘鹗撰。四卷。光绪十四年(1888),黄河决口于郑州,刘氏以同知投效河工大臣吴大澂,参加治河,遂据《禹贡》、《水经注》和历代史志,广稽府县方志,博采诸家考述,撰为此书。凡禹贡全河、禹河
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(1645—1646)。凡二年。
即“北齐废帝”。
农作物名。因其耐旱、早熟,适合于原始条件下栽培,与粟同为中国最早驯化栽培的作物,是北方旱作区主要的粮食作物。在距今七千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,如甘肃秦安大地湾、东乡林家、陕西临潼姜寨、山东长岛北庄、
即“师尚父”。
官名。次于都司空之职。《墨子·杂守》:“亭尉、次司空、亭一人。”孙诒让閒诂:“次司空,亦次于都司空也。”参见“都司空”。
官名。北周置,省称诚议。为无职掌散职,多作为加官。正六命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即允禟。雍正时黜削宗籍后所改名,满语义为“猪”,一说为“迂俗可厌之人”。
陶瓷名词。依山势倾斜建筑而成的长条型烧制瓷器窑炉,因形状似龙而得名。在浙江、广东等地,约在战国时期已开始采用龙窑烧陶瓷。这种窑炉窑头有预热室,窑尾基本不建烟囱,窑身有窑门若干,供装坯和出产品之用,每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