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捐
清代临时性财政措施。分捐纳、捐输两种。捐纳,即向政府交纳一定银两,政府授予各种荣誉虚衔和实职。清初曾屡开捐纳,筹措饷银。乾隆十年(1745)始有经常性捐纳,捐例亦分暂行事例与现行常例两种。鸦片战争后,京官自郎中以下,外官自道台以下,均可捐纳,政府亦将捐款纳入正项财政收入。捐输,即因筑城、水利或赈灾等原因,要求商民捐献银两,以资国用。名曰自愿,实则强制。
清代临时性财政措施。分捐纳、捐输两种。捐纳,即向政府交纳一定银两,政府授予各种荣誉虚衔和实职。清初曾屡开捐纳,筹措饷银。乾隆十年(1745)始有经常性捐纳,捐例亦分暂行事例与现行常例两种。鸦片战争后,京官自郎中以下,外官自道台以下,均可捐纳,政府亦将捐款纳入正项财政收入。捐输,即因筑城、水利或赈灾等原因,要求商民捐献银两,以资国用。名曰自愿,实则强制。
清代官修的满文分类词书。有:(1)《清文鉴》,康熙十二年(1673)始修,四十七年完成。共分二百八十类,一万二千余条。附有按字母排列的总纲索引。后收入乾隆三十八年(1773)编纂的《四库荟要》。(2)
在今河南巩义市坞罗河两侧十余里内的黄土丘陵上。北宋九帝除徽、钦为金所虏囚死漠北外,均葬此。乾德初,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陵墓由汴京迁此,共为七帝八陵,包括宣祖赵弘殷永安陵、太祖赵匡胤永昌陵、太宗赵光义
1807—1859清湖北汉阳(今武汉)人,字昆臣。道光进士。历任知府、按察使、布政使等职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擢广东巡抚。次年依靠社学,反对英人进入广州城。咸丰二年(1852)镇压罗定等地反清起义
即龙城。在今辽宁朝阳市。《十六国春秋》:东晋咸康七年(341)前燕慕容皝于龙山之南筑龙城。建元元年(343)大起龙城宫阙。永和元年(345)见白龙、黑龙于龙山,遂名其宫曰和龙。城亦称和龙。后北燕、后燕
唐宋诸寺监卿、少卿、监、少监总称。卿与监又称大卿监,少卿与少监又称少卿监。北宋前期为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。
书名。近人恨海(田桐)辑。一卷。田氏辑日本图书馆藏有关晚明史籍成本书,计有韩菼《江阴城守纪》、许重熙《江阴城守记》、瞿其美《粤游见闻》及《东明闻见录》、《嘉定屠城纪略》、《江南闻见录》、《赐姓始末》等
?—前791西周时燕国国君。公元前826—前791年在位。燕惠侯之子。时值周宣王振兴王室,史称“中兴”。死后子顷侯继位。
吏名。明清四种外吏(承差、书吏、典吏、攒典)之一。即司、道、府、厅、州、县之书吏。清代各省布政使司设二十五人至七十二人不等,江苏最少,四川最多。府设十余人至二十余人不等,厅设一人至十四人不等,州设四人
回鹘㕎馺可汗原来之称号。
官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六月清廷为“预备立宪”而特设,共五人。主要任务是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,以期择善而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