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回
也称回批。清代一种回执的名称。各省解交内务府及各衙门饭食杂项银两,验收后,在三日之内必须发给该解银委员以批回,即回执,如有迟误,照例参处。又军机处有回批簿,为各省解交军机处津贴时给付回执之底簿。
也称回批。清代一种回执的名称。各省解交内务府及各衙门饭食杂项银两,验收后,在三日之内必须发给该解银委员以批回,即回执,如有迟误,照例参处。又军机处有回批簿,为各省解交军机处津贴时给付回执之底簿。
书名。南宋唐仲友著。自序称:“取经传紬绎奥义,愚虑所及,随辄记录。”故名。今本从《悦斋文粹》残本录出,计有《君臣》、《士民》、《治教》、《兵财》、《道学》、《圣贤》六篇,每篇二十则。其言“道学”,谓“
1867—1900清湖南浏阳人。字黻丞,一字伯平,号佛尘,自号洴澼子。贡生。先后肄业于长沙校经书院、岳麓书院和两湖书院,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学。好谈“托古改制”之说。康有为倡导变法维新时,曾与梁启超、谭嗣
武阶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西上閤门副使置,从七品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(周礼)卝人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,下设典卝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军事编制。(1)明京营编制之一。与中军、左右掖合称五军。参见“五军营”、“神机营”。(2)明南京京营编制之一。万历时,南京京营以三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枝,每枝分中、左、右哨。
东汉摩崖刻石。隶书。在新疆拜城东北喀拉达格山的博者克拉格沟口崖石上。清光绪三年(1877)发现。分两处刻字,北为题识,三行十一字;南为诵文,八行,行十二至十六字不等。系记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等人开山建关
亦称丝头红毯。唐时,宣州(今属安徽)所产红色丝织地毯,质地优良。从贞元时起,即为贡品。
1884—1918清末广东香山(今中山)人,生于日本横滨。幼名子谷,更名元(玄)瑛,法号博经,世称曼殊上人。母为日人,早年随母在日求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参加留学生团体青年会。二十九年为逃婚削发
官名。东汉建安十八年(213)曹操分魏郡置,与郡守同为五品。并置则都尉管军,而郡守管民;单置则军民并管。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(221)改东部为阳平郡,属司州。
653—706唐润州丹阳(今属江苏)人,字士则。以门荫调右翊卫,累除监察御史。长安中,历迁御史中丞、司刑少卿。屡请昭雪武后临朝以来冤滥,疏十奏,方允纳。神龙元年(705),与张柬之谋诛张易之兄弟,任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