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

①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北戚城故址。《春秋》文公元年(前626):“公孙敖会晋侯于戚”,即此。西濒黄河,为晋、郑、吴、楚等国交通要道。②斧的一种,小于斧。多用为礼仪之器,行于商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季梁

    ①春秋时随国人。为随贤臣。曾劝随侯勿信神之保佑,当修政和民。楚武王三十五年(前706),楚欲伐随,以有季梁在随而罢。事见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。②战国时人。魏惠王恃国大兵精,欲攻赵邯郸(今属河北)以广地尊

  • 都官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。详“都官①”。

  • 主记室

    官名。晋代置,郡府属吏,掌记录、文书。位仅次于主簿。

  • 男馆

    亦称男营。太平天国金田团营时实行男女分别立营,按军队编制。清咸丰二年(1852)占领武昌时,又对居民实行男女分馆。攻克南京后,将城内居民全部编为若干男馆和女馆。男馆中青壮者为牌面,干重活,老弱病残者为

  • 喷火药

    火药的一种。明始用。其成分为硝二两、杉灰三钱、硫二钱半、箬灰一两、细砂七钱半(用桐油巴油炒过)。用作喷火器药。

  • 杨炯

    650—约693唐华州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高宗显庆四年(659)举神童,待制弘文馆。上元三年(676)应制举,补校书郎。永淳元年(682)任太子詹事、崇文馆直学。后坐从弟神让随徐敬业起兵,贬为梓州司法

  • 奴变

    明清奴仆的反抗斗争。奴仆,又称家奴、世仆。社会地位低下,深受压迫。自明崇祯初年始,在农民起义推动下,湖广、江浙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奴仆,建立里仁会、乌龙会、削鼻班、小约等组织,不断举行暴动。崇祯十七

  • 新垣衍

    亦作辛垣衍。战国时人。仕魏,为客将军。魏安釐王十九年(前258),秦围赵邯郸(今属河北),魏遣晋鄙救赵,畏秦,屯兵荡阴(今河南汤阴)不进。魏安釐王派他偷入邯郸,劝说赵孝成王尊秦昭王为帝以乞退兵,被鲁仲

  • 铜鼓

   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重器、乐器。年代约自春秋中期至清末不等。在东南亚国家也有发现。用铜铸造。形似坐墩,中空无底。鼓面平展正圆,中心有日光纹。少数鼓面边沿铸有蛙、鸟、龟、马、牛、骑士等浮雕。鼓身屈曲成胸、

  • 金波亭

    在魏州城(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)内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五年(915)三月置昭德军于相州,分魏州将士府库之半隶之。魏兵不从,刘遣别将王彦章“入魏州,屯金波亭”,魏州军乱,“围金波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