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戒律

戒律

①佛教名词。合梵文Sila(戒、持戒)和Vinaya(律)的意译而成,或仅指“戒”言。戒者,制也,含禁绝、制止之义,有五戒(一不杀生;二不盗;三不邪淫;四不妄语;五不饮酒)、八戒、十戒、二百五十戒(比丘戒)、三百四十八戒(比丘尼戒)等种类。律者,法也,系对“戒”的解释,规定犯与不犯、轻与重等各种界限。②道教名词。系防止道士“恶心邪欲”、“乖言戾行”的条文。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,由上清、灵宝、新天师道等道派沿袭佛教戒律,制“五戒”、“八戒”,以及吸取儒家伦理思想而制定“十戒”和其他戒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陵署

    官署名。金代置。属太常寺,主管山陵事务。设提点山陵、令、丞、直长诸官。提点山陵秩正五品,由涿州刺史兼领;令、丞掌守山陵,秩从六品、从七品;直长正八品。

  • ?季载

    即“聃季载”。

  • 黄恩彤

    1801—1883清山东宁阳人,字石琴。道光进士。鸦片战争中,曾任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,与侍卫咸龄被派赴英舰求和,参与议定中英《南京条约》。后又随钦差大臣伊里布赴粤,签订中英《五口通商章程》。道光

  • 世职官学

    学校名。又名八旗世职幼官学。清代专门为未及岁之世爵设立的学校。乾隆十七年(1752)于八旗两翼各设官学二所。凡世职及世袭佐领年十岁以上、十八岁以下者皆令入学。设有专门教习,教授满语、骑射诸课。学生期满

  • 塞曷支室韦

    唐室韦二十余部之一。当在啜河(今内蒙古哈拉哈河)南,东为和解室韦,西为移塞没室韦。室韦诸部中最强之部,有良马,人户亦多。

  • 岭海报

    报纸名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在广州创刊。初属花界小报。义和团运动期间曾提倡新学。后为胡衍鹗所把持,成为保皇派的报纸,曾遭到革命派在香港的《中国日报》严厉批判。

  • 陈哀公

    ?—前534春秋时陈国国君。公元前568—前534年在位。名弱,一作溺。陈成公之子。继成公即位。楚将伐陈,闻陈成公死,乃罢兵。陈哀公四年(前565),因对楚无礼,楚出兵围陈,继而又罢兵。三十五年,其弟

  • 刘昶

    436—497南朝宋文帝第九子。字休道。元嘉二十二年(445)封义阳王。前废帝时,官至徐州刺史。江夏王刘义恭被杀后,遣使表请入朝,前废帝疑其有反意,亲率军进讨。乃聚众起兵。然统内诸郡并不受命,遂奔北魏

  • 杨其休

    明青城(今山东高青)人。万历进士。由苏州推官擢吏科给事中,以直言名。时有宦官张德杀人,神宗命付司礼监,力奏,乃付法司治罪。万历二十年(1592)以疏救李献可、钟羽正罢归。

  • 吕大忠

    北宋京兆蓝田(今属陕西)人,字进伯。皇祐进士。吕大防兄。历任华阴尉、秘书丞、代州知府、河北转运判官、工部侍郎、秦州知府、渭州知府等职。在代州任内,曾与辽使争代北之地,颇有功绩。与弟大钧、大临均为张载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