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泰亨
元东昌堂邑(今山东聊城西北)人。宪宗时袭父职为管军百户。中统二年(1261),为侍卫军总把。三年,参与平李璮之乱。至元四年(1267),升京东归德等处新军千户。后随军攻略宋地,远达广西静江府。十四年,还军潭州,金疮发作而死。
元东昌堂邑(今山东聊城西北)人。宪宗时袭父职为管军百户。中统二年(1261),为侍卫军总把。三年,参与平李璮之乱。至元四年(1267),升京东归德等处新军千户。后随军攻略宋地,远达广西静江府。十四年,还军潭州,金疮发作而死。
即“巩县石窟”。
西汉元鼎三年(前114)置。取弘大农桑为名。治弘农县(北魏改为恒农县。今河南灵宝市北旧灵宝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,新安、嵩县以西,伏牛山以北和陕西华阴市、潼关县地。西晋以后辖境逐渐缩小。北魏避
?—609隋时东突厥可汗。公元599—609年在位。名染干。沙钵略可汗子。原号突利可汗,分统北方诸部。遣使向隋求婚,隋嫁以宗室女安义公主,礼数甚优。都蓝可汗忌恨,举兵攻伐,遂投隋,拜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
?—1894清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,字质堂。初任湘军水师哨长。咸丰四年(1854)后从杨岳斌攻陷太平天国武昌、田家镇等地,擢至参将。六年擢副将。八年,从杨岳斌陷安庆。十一年,会陆军陷无为州、铜陵等地,
1839—1893清江苏吴县人,字陶士,号文卿。同治进士,授翰林院修撰,出督湖北学政,历典陕西、山东乡试。继迁侍读,视学江西。光绪九年(1881)任内阁学士。十三年任驻俄、德、奥、和(荷兰)四国大臣,
厘(釐)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喜洲镇。 本河蛮所筑,为史崄(夷语若州)所在。唐开元末为南诏所取。东南十余里有舍利水城,在洱河中流岛上,四面临水,夏季最清凉。南诏王常于此城避暑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,掌内府库中的金银玉帛等物,正三命。下设内府中士以佐之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见“历代地理指掌图”。
理学的一派。北宋蜀人苏轼、苏辙创立的学派,故名。代表人物还有张耒、秦观、黄庭坚、晁补之等。反对王安石变法,与洛学亦相攻讦,与“濂学”有某些思想联系。以“道”或“道之大全”为最高范畴,视其为超越有无的精
957—1014北宋永州祁阳(今湖南祁阳西)人,字子发。淳化进士。授大理评事,通判邠州,徙徐州。召直史馆,复出知滨州。契丹来犯,守城有功,诏书褒奖。入判大理寺,改太常丞,知河中府,徙邓州。景德中修两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