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广州

广州

三国吴黄武五年(226)分交州东部置。旋废。永安七年(264)复置。治番禺县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二省区除广东廉江市以西、广西桂江中上游、容县、北流市以南,宜州市以西北以外的大部分地区。南朝以后辖境渐小。隋大业初改为南海郡。唐武德时复为广州。治南海县(今广州市)。五代南汉升为兴元府,并建都于此。宋复为广州,治南海、番禺二县(今广州市)。元升为广州路,明清为广州府。唐为岭南道,宋为广南东路治。为古代最早对外海上交通港口。唐贾耽著《广州通海夷道》,专载通向南洋、西亚以及非洲东部的航道。开元初即置市舶司于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况

    ?—3西汉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西北)人。哀帝时,为右曹、侍郎。因给事中申咸劾奏其父宣不孝,乃使客斫伤之。事下有司,减罪一等,徙敦煌。后私归长安。平帝元始三年(3),以吕宽狱牵连,为王莽所杀。

  • 杨重雅

    ?—1879清江西德兴人,本名元白,字庆伯。道光进士。累迁至四川顺庆知府,岁饥开仓赈民,并修筑城外石堤。道光三十年(1850)调任成都知府,奉命办理民团,抗御太平军。嗣由四川总督骆秉章调摄成都军事,授

  • 浙江东道

    唐方镇名。乾元元年(758)置浙江东道节度使,简称浙东节度使,治越州(治今浙江绍兴市),领越、睦、衢、婺、台、明、处、温八州。大历五年(770)降为观察使,十四年与浙江西道观察使合并。建中元年(780

  • 两浙东路

    南宋初分两浙路为东、西两路。东路治绍兴府(治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以东地区。元废。

  • 伙商

    明代商人中合伙经营者。由同族、兄弟、同乡共筹资金合营,以使资本充足,加之人手较多,协力经营,多能以此致富。

  • 楼缓

    战国时赵国人。武灵王之大臣。主张与秦、楚联合,支持武灵王胡服骑射。后入秦。秦昭王十年(前297),出任秦相。后二年,被免相职。秦赵长平之战后,为秦入赵,劝赵纳城讲和,无成而去。

  • 鄂昌

    约1700—1755清满洲镶蓝旗人,西林觉罗氏。鄂尔泰从子。雍正六年(1728)以举人授户部主事,历官四川、江苏、甘肃、江西巡抚,署陕甘总督。曾与胡中藻唱和,著有《塞上吟》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坐

  • 兵部长史

    官名。麴氏高昌兵部长官,职同兵部尚书。

  • 亦奚不薛宣慰司

    土司名。亦奚不薛,《元史》又作亦乞不薛或也可不薛,意为水西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亦奚不薛降,寻屡举兵叛。十九年元军征亦奚不薛,尽平其地,遂置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及都元帅府于顺元,立亦奚不薛、阿苴、鲊

  • 冶大夫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掌冶铸的工官之长。《左官鼎铭》:“十一年十一月乙巳朔,左官冶大夫杕命(?),冶喜(?)铸贞(鼎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