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平邑

平邑

城邑名。(1)战国属赵。在今山西大同县东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献侯十三年(前411),“城平邑”,即此。西汉置县,属代郡。(2)战国赵邑,后属齐。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梁惠王后元十年(前325):“齐田肸及邯郸,韩举战于平邑,邯郸之师败逋,获韩举,取平邑、新城”;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齐“欲割平邑以赂燕赵,出兵以攻中山”,均即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伶伦

    又作泠伦、冷纶。相传为黄帝乐官,乐律的创造者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。”《世本·作篇》:“伶伦造律吕。”

  • 州部之吏

    见“州部”。

  • 正田

    北魏均田制中属于还受之露田称正田。又规定凡居于狭乡不乐迁宽乡之受田者,则以其家桑田为正田分。

  • 越恨

    书名。《中国女报》总编辑陈志群(署湘灵子)编。一册。清宣统元年(1909)作该报号外刊行,辑录有秋瑾案始末、原电、专件、函牍汇志、清议、时评,附刊陈志群所著《轩亭奇冤传奇》。

  • 蒲家奴

    ?—1139金女真完颜部人,又名昱。乌古迺之孙。金开国功臣。辽末,从阿骨打攻伐诸部。建议阿骨打徙万家屯田泰州(今黑龙江泰来小城子)。天辅五年(1121),为昃勃极烈。从完颜杲统诸军取辽中京(今内蒙古宁

  • 广州反入城斗争

    清道光年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强行入城的斗争。鸦片战争前,外商来中国贸易,向居广州城外洋馆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《南京条约》签订后,英人恃强要求进入广州城,激起民愤。十月,广州士民发出说帖,反对

  • 利州

    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西益州置。治兴安县(隋改绵谷县,今四川广元市)。隋大业初改为义成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为利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益昌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利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、

  • 武信骑尉

    官阶名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改奋武郎设,为武职正七品之封赠。参见“武职封赠”。

  • 镇远将军

    官名。新莽置,因事而设,事迄即罢。东汉建安末刘备置,权任甚重。晋代不常置。十六国后秦亦置。南朝梁置,为将军名号,专施用于境外,品班拟车骑将军,相当于武职中最高一班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下

  • 仁勇副尉

    官名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)始置,为正九品下武散官。宋初因之,元丰五年(1082)改官制,除少数民族官员外仍依旧除授外,余皆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