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将仕郎

将仕郎
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始置,属谒者台,员五十人,从八品,掌出使。唐代定为文散官,从九品下。宋初因之。元丰三年(1080)废。崇宁二年(1103)置为选人新阶官,取代旧阶官之军巡判官,司理、司户、司法参军,县主簿、尉。政和六年(1116)改为迪功郎,同时改假将仕郎为将仕郎。金代置为文散官,正九品下。元改正八品,敕授。明为文散官正九品,初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铺面行税

    杂税名。清代指京师与宛平、大兴二县及其他市镇对开设铺面的行户(工商业者)所征之税。属杂税之一。按营业额和资本多寡分三等征收。上则每户征银五两,中则征银二两五钱,下则免征。每年二月按户给发由单,税银按季

  • 丁大全

    ?—1263南宋镇江(今属江苏)人,字子万。嘉熙进士。以谄事内侍卢允升、董宋臣,由萧山尉入为太府寺簿,迁右司谏,拜殿中侍御史。宝祐四年(1256)弹劾、迫逐丞相董槐。为左谏议大夫,专恣用事。太学生刘黻

  • 潘佑

    938—973五代幽州(治今北京西南)人。好老庄,博通经史,精于礼仪,以文章、书法著称。南唐元宗时,起家秘书省正字。后主时,官至中书舍人。以国家日衰,当权者充位无所为,愤切上疏,指陈时政,词语讦激,凡

  • 杂号将军

    指地位较低、置废无常、无固定职掌的诸名号将军。汉代以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及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将军等为重号将军,余皆为杂号将军。魏晋以下,将军名号骤增。上述将军,领军、护军、四征、四镇、四安

  • 谯周

    约201—270三国蜀汉巴西西充(今四川阆中西南)人,字允南。为蜀中儒学大师。后主刘禅时,历任劝学从事、典学从事、太子家令、光禄大夫。炎兴元年(263)魏军攻蜀,他劝后主出降。入晋,任骑都尉、散骑常侍

  • 马法

    满语。汉译祖或老翁之意。初用于对大首领的称谓,表示尊敬。努尔哈赤称汗后,朝鲜移文称之为“建州卫马法”;女真人称明边境长官亦为某某大人马法。入关后,转用为太庙官称。太庙有八马法,首领马法秩位相当于云骑尉

  • 失烈门

    元太宗第三子阔出长子。太宗死,遗诏失烈门嗣位。脱烈哥那后称制,另立贵由为汗。贵由死,海迷失后称制,欲以失烈门继汗位,遭到拔都等术赤后王以及拖雷后王反对。在拔都操纵下,立蒙哥为汗。失烈门图谋发动政变,失

  • 孔苌

    十六国时人。后赵将领。石勒起兵时为十八骑首领之一。曾败鲜卑段六眷、段末柸及刘琨将姬澹等。

  • 牧民

    《管子》篇名。传为管仲政治思想的记录。提出“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”的见解。强调整顿“四维”(礼义廉耻),“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”。认为“政之所行,在顺民心”。要求君主亲下,“如月如日”,光照万

  • 冥阨

    关隘名。冥一作黾、渑、��,阨又作塞或隘。即今河南信阳市西南豫鄂界上平靖关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皆列为九塞之一。《左传》定公四年(前506),吴伐楚,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