宕渠县
西汉置。治今四川渠县东北。属巴郡。东汉建武十八年(42),蜀郡守将史歆反,宕渠杨伟等起兵以应歆,即此。东汉末以后,屡为宕渠郡治所。三国、西晋属巴西郡。南朝宋废。
西汉置。治今四川渠县东北。属巴郡。东汉建武十八年(42),蜀郡守将史歆反,宕渠杨伟等起兵以应歆,即此。东汉末以后,屡为宕渠郡治所。三国、西晋属巴西郡。南朝宋废。
316—381晋宗室。字道叔。元帝子。出继武陵王喆。太兴元年(318)封武陵王。历成、康、穆、哀、海西公、简文帝六朝,位至太宰。无学术,有武干,因宗长不得执政,常怀愤慨;又与桓温构恶。简文帝即位,温上
书名。南宋景定中马光祖修,周应合纂。五十卷。除图表外,有十志十传,篇首冠以《留都录》。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市,南宋初曾建行宫,故称留都。次为图表志传四十五卷,末为拾遗一卷。作者取乾道、庆元两《建康志》合
报纸名。清光绪十年三月一日(1884.3.27)创刊于广州。由海墨楼石印书局承印。创办人和编辑人不详。小张四版日报(逢十休刊)。月汇编成卷,名《中西纪事汇编》。内容除新闻、评论外,还刊载不少石印的新闻
一名汴口堰。漕渠名。汉有石门渠,利于舟楫和灌溉。隋开皇七年(587),使梁睿于河阴(今河南荥阳东北)西增筑堰,遏黄河水入汴河,以利漕运,因称梁公堰。唐开元二年(714),河南尹李杰以年久堰破,曾疏浚之
见“正言”。
215—282西晋安定朝那(今宁夏固原东南)人,字士安,幼名静。郡著姓。少游荡无度,或以为痴。年近二十,乃感悟勤学,博综典籍,以著述为务,自号“玄晏先生”。后得风痹疾,犹手不辍卷,时称“书淫”。累征不
①东晋元兴中置。治今广东兴宁市北。宋天禧三年(1019)移治今五华县华城。明成化三年(1467)复移治今市(兴城)。历属东官郡、龙川郡、循州、惠州府、嘉应州。②南宋嘉定二年(1209)分郴县资兴、程水
官名。周代置。掌管山林贡赋。《周礼·夏官》有“山师”,“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四人,徒四十人”,掌山林之名,辨其物与其利害,而颁之于邦国,使致其珍异之物。
清于乌鲁木齐设都统一员,伊犁、塔尔巴哈台、喀什噶尔各设参赞大臣一员,统辖新疆全境驻防官兵,皆归伊犁将军节制,合称四大镇。
即“宋君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