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司
①尚书省各部中较次要的部门。唐、宋尚书省属部各辖四司,与本部名相同的司称本司,其余三司皆称子司。②宋代三司等官署下属分支机构通称。如三部勾院、理欠司等皆称三司子司,转运司有时也称三司子司。
①尚书省各部中较次要的部门。唐、宋尚书省属部各辖四司,与本部名相同的司称本司,其余三司皆称子司。②宋代三司等官署下属分支机构通称。如三部勾院、理欠司等皆称三司子司,转运司有时也称三司子司。
官名。西晋置。晋武帝时,有平虏护军文椒督凉、秦、雍诸军击败鲜卑树机能。后马隆以西平太守任此,统兵屯驻西平。十六国前凉亦置,率军征战。
①西汉置。治今山东肥城市西南。属东平国。东汉作富成,三国魏复作富城县。东晋废。北魏复置,属东平郡。北齐废。②东汉建安中置。治今江西丰城市西南富水之西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徙治丰水西,改名丰城县。
又称平齐民。北魏攻南朝宋后所掠徙之山东人户。皇兴二年(468)北魏攻破宋之青、齐二州后,徙守将崔道固及当地士望、民户数百家于魏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西北新城,立平齐郡使之居住,称平齐户,并以崔道固为太守
又译弘吉列、晃吉剌、雍吉剌、雍吉烈、瓮吉剌、翁吉剌惕。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支。《辽史》译为王纪剌,金代称广吉剌或光吉刺,散居于额尔古纳河、呼伦和贝尔湖以东地区。成吉思汗幼年同弘吉剌别部孛思忽儿的首领特薛
南宋嘉定四年(1211)分桂阳县零陵、宜城二乡置。治上犹寨(即一都寨),在今湖南桂东县南。明洪武元年(1368)迁凤凰山麓,即今治。宋、明、清属郴州,元属郴州路。
范(範);?—405东晋济阴冤句(今山东曹县西北)人,字敬祖。太元中,自丹阳丞为始安太守。桓玄为江州刺史,引为长史,委以心膂。玄谋篡,以为丹阳尹,进征虏将军、散骑常侍。为玄僭位撰禅诏,进侍中、后将军,
元置。治今天等县东北镇结。辖镜相当今广西天等县东北部分地区。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1916年改置镇结县,1951年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,同年9月与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,1957年改为天等县。
太平天国檄文。清咸丰二年(1852)以东王杨秀清、西王萧朝贵名义颁布,后收入《颁行诏书》。文中痛斥咸丰帝为“妖”,号召“名儒学士”、“英雄豪杰”,“各各起义,大振旌旗,报不共戴天之仇”。
一名范蠡城,俗称越台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路西侧。《景定建康志》引《越绝书》、《金陵故事》谓周元王四年(前472)越相范蠡所筑。城北临秦淮河,周二里八十步。为今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城邑。
?—718唐魏州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北)人。举幽素科。习边事,善治军。圣历初,为侍御史。曾充使安抚乌质勒及十姓部落,以功升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、西域安抚使。景云二年(711),以右御史大夫为朔方大总管,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