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远赕
宋大理国置,驻地即今云南景谷县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威远州。明洪武中升为威远府,旋废,后又复置为威远州。清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威远厅。
宋大理国置,驻地即今云南景谷县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威远州。明洪武中升为威远府,旋废,后又复置为威远州。清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威远厅。
即“巴丘城”。
宋代士大夫上朝廷大臣的长篇文字,称长书。
①相传为伏牺之臣,网的创制者。②又作荒,又称芒如。夏王。槐之子。即位后曾东狩于海,获大鱼(《古本竹书纪年》)。③见“茫”。
一作幕北。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。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明帝纪》:青龙元年(233),鲜卑步度根与轲比能侵边,“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,虏乃走漠北”。清代通称外蒙古为漠北,即以此
明碑刻。奴儿干都司设置后,内官亦失哈屡奉命至奴儿干抚慰当地各女真部落。永乐十一年(1413)亦失哈建永宁寺于都司城之西南,黑龙江恒滚河口对岸山上。宣德八年(1433),因永宁寺被毁,亦失哈特委官重建。
西夏钱币。有铜、铁两种质地。圆形方孔,汉字。仁宗天盛十年(1158)设通济监,始铸此钱。天盛元宝
云南省的别称。云南本简称滇,又因位于国土南部,故名。明许伯衡著有《滇南札记》。
书名。近人章炳麟撰。三卷。是书申释中国古代文字音韵、文词、学术传统。上卷为小学十一篇,略述文字学的历史及对音理论、二十三部音准、一字重音说、古双声说、语言缘起等。中卷文学七篇,首为文学总略,次原经、明
①源出山西屯留县西南盘秀山,东流至潞城界入浊漳水。②又名白水、沸泉水。源出山西绛县北,西北流至侯马市南,注入浍水。③又名绛溪河。源出四川简阳市西北,东流合赤水河注入沱江。
1612—1647明末清初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于野,号峨山。明崇祯进士,授沔阳知州。南明弘光时,任监军,督饷湖南,曾代表何腾蛟与大顺军余部刘体纯等人共商抗清,又招抚左良玉部将马进忠等。隆武时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