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远赕
宋大理国置,驻地即今云南景谷县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威远州。明洪武中升为威远府,旋废,后又复置为威远州。清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威远厅。
宋大理国置,驻地即今云南景谷县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威远州。明洪武中升为威远府,旋废,后又复置为威远州。清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威远厅。
①春秋周邑,后属晋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):楚“若敖之乱,伯贲之子贲皇奔晋,晋人与之苗,以为谋主”,即此。②即“三苗”。③田猎名。行于夏季,兼有习武之意。见《左传·隐公五
江苏常熟市的别称。因县治前后有横港七条,东注运河,形若琴弦,故名。一说因有五浦注海,似琴之五弦而得名。南宋时原纂、元末续修的《琴川志》,即为常熟方志。
官署名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正月立。管辖西自西山(今北京市西),南至保定、河间(今均属河北),北至檀州(今北京密云)、顺州(今北京顺义),东至迁民镇(今河北秦皇岛东)之系官田地及原有各处屯田,立法
①(?—前22)西汉魏郡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)人,字孝卿。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兄。永光二年(前42)嗣父爵为阴平侯。成帝即位后,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,专擅朝政,王氏秉权自此始。河平二年(前27)诸弟五人同
明冯舒藏书处。舒字己仓,号默庵,苏州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与其弟冯班(字定远)并以藏书闻,有二冯之称。藏书逾万卷,所藏多珍本。其文集亦以阁名。
?—前375战国时赵国国君。名章。赵烈侯之子。公元前386—前375年在位。赵敬侯元年(前386),赵始都邯郸(今属河北)。四年,攻卫,卫向魏求救,魏破赵军于兔台。五年,齐、魏助卫攻赵,卫取赵之刚平(
1832—1864清广西博白人。绰号“黄老虎”。参加金田起义。咸丰三年(1853)授东殿丞宣,守湖口,屡败清军。五年授指挥。七年任检点。九年,韦志俊在池州(今贵州)叛变,即与古隆贤等夺回池州。十年升擎
1593—1644明浙江上虞人,字玉汝,号鸿宝、园客。天启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。崇祯初屡请为东林党平反,并请毁《三朝要典》。崇祯八年(1635)迁国子监祭酒。后受大学士温体仁排挤去职。十五年,召为兵
金昌平(今北京昌平西)人。元太祖六年(1211),率众附蒙古,留备宿卫。从攻西域、西夏、陕西等地,以勇敢善战赐名拔都。太宗六年(1234),代为炮手诸色军民人匠都元帅。
匈奴祭天用神像。据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,武帝元狩二年(前121),霍去病击破匈奴休屠王,得其祭天金人。《汉书·金日䃅传赞》:“本以休屠作金人,为祭天主。”或以为即佛像,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