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夷子

夷子

战国时人,名之。系墨者,与孟子同时。孟子攻其厚葬其亲,与墨家治丧之道不合。他则以为“爱无差等,施由亲始”,不背墨家之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训

    ?—835唐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西北)人,字子垂,初名仲言,字子训。李逢吉侄。长庆进士。敬宗时,坐罪流象州。文宗嗣位赦还。大和八年(834),赂郑注,攀附王守澄,为文宗讲《周易》,授翰林侍讲学士。次年

  • 池州铜矿

    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九年(1883)杨德创办于安徽池州狮形洞。因每百斤铜砂只能炼三至四斤铜,亏折过重,不敷成本,遂于十七年停办。

  • 戊戌维新

    即“戊戌变法”。

  • 府兵制

    西魏、北周至隋唐兵制。西魏大统年间,宇文泰所建。府兵设八柱国、十二大将军、二十四开府,每开府各领一军。士兵各从将军之姓。北周武帝时,府兵军士改称侍官,表明府兵属皇帝禁军,不隶柱国。同时,府兵免其课役,

  • 太公叔颖

    即“公叔祖类”。

  • 蔡上翔

    1717—1810清江西金溪人,字元凤,别号东墅。乾隆进士,授四川东乡知县。居官八年,颇有政绩。以丁艰归,不复出仕。以王安石一代伟人,因推行新法受谤,乃博考群书,参互证明,以辨《宋史》之诬。积数十年之

  • 筑阳县

    秦置。治今湖北谷城县东。属南阳郡。三国魏属南乡郡,晋太康后改属顺阳郡。隋开皇初废入义成县。

  • 半通

    官吏印章之一种。秦汉官印一般为正方形。有秩、啬夫等低级官吏则用长方形印,相当于正方官印之半,故名“半通”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身无半通青纶之命,而窃三辰龙章之服。”李贤注引《十三州志》:“有秩、啬

  • 尧山

    ①即“雷首山”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河东郡蒲反县“有尧山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雷首山,“俗亦谓之尧山”。参见“雷首山”。②一名“大陌山”。即今河南鲁山县西石人山。滍水所出。《水经·

  • 调授

   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凡京官司员、外官道府以下定为调缺官员,皆准各衙门保送,或本部门调补。由各该主管官员引见补授。如户部三库、工部二库郎中、员外郎等皆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