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“西官”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西汉高帝五年(前202),“立无诸为闽越王,王闽中故地,都东冶”,即此。②两晋、南朝时冶铁场所。时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有东、西冶。西晋时曾置冶令,掌工徒鼓铸。东晋
御史中丞与侍御史知杂事(知杂御史)的合称。
官名。清代前锋营置,康熙三年(1664)定员左、右翼各一人,为前锋统领办事官,由统领于本翼前锋参领内选拟引见充补,掌章奏文移之事。设协理事务前锋侍卫,左、右翼各一人以佐其事。
金代管理女真户口的人员。女真人在州县境内别立村寨,不与汉人杂居,五十户以上的猛安谋克村寨,设寨使一人,查考一切违法事宜。
即“点灯子”。
官署名。明代负责蒙古语言文字翻译的部门。始置于永乐五年(1407),设译字生、通事以掌其事。初隶翰林院,弘治七年(1494)改隶太常寺。
古代法律指祈求鬼神加害于人或以邪术使人迷惑昏狂的犯罪行为。历代均以严刑惩治。汉律规定,巫蛊者处死。北魏律规定:“巫蛊者,负羖羊,抱犬,沉诸渊。”汉武帝时,因巫蛊而兴大狱。参见“巫蛊之祸”。
唐中宗女,韦后生。初嫁杨慎交。倚韦后势力与安乐公主争权,贿请纷纭,权倾一朝。于东都、西京广造宅第、楼观、鞠场、山池,极尽奢侈,府财为之几竭。又与安乐公主等纵僮奴掠百姓子女为奴婢。唐隆元年(710)临淄
书名。唐郑樵撰。三卷。记述唐末庞勋起义事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