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初历
历(曆)
西汉时制订的历法。据《汉书·律历志》,秦和汉初本用颛顼历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由邓平、唐都、落下闳等据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记录,另造太初历。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365日,又取“一月之日,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”,即一朔望月等于29日,故又称“八十一分律历”。首次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闰月,并计算出交食周期和推步五大行星位置的方法,在天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。
西汉时制订的历法。据《汉书·律历志》,秦和汉初本用颛顼历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由邓平、唐都、落下闳等据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记录,另造太初历。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365日,又取“一月之日,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”,即一朔望月等于29日,故又称“八十一分律历”。首次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闰月,并计算出交食周期和推步五大行星位置的方法,在天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。
金代封爵,小国一字王号。卫绍王六子中有巩王。荆王完颜守纯第三子孛德亦受封。
十六国时略阳(治今甘肃秦安东北)人。初为姚襄参军,升平元年(357),襄败死后归苻坚。与薛讚说坚杀秦主苻生夺位,遂为坚谋主。坚即位,任给事黄门郎,与丞相王猛并掌机密。后历任吏部尚书、尚书右仆射、司隶校
即“蒲人”。
见“散从”。
官阶名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改武显大夫设,为武职正二品之封赠。参见“武职封赠”。
原名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。书名。原题战国时秦越人(扁鹊)撰,据考证,实际成书在东汉前期(或秦汉之际)。三卷(或五卷)。以阐明《黄帝内经》的要旨为主,用问难,即用问答体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,故名《难经》。一
官名。麴氏高昌国置,位令尹下,与田地公皆由王子充任。大事由国王决定,余则由本官与田地公及世子随状决断。
即“乞剌斯八斡节儿”。
旧时称官吏所得之薪水。见“俸”。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,改左备身府为左骁卫,置二人,从三品,佐大将军总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唐沿置,掌宫禁宿卫。光宅元年(684)改左武威将军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左骁卫将军。北宋置为环卫官,无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