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嗣
见“天复(2)”。
见“天复(2)”。
即“榆林窟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天监七年(508),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二班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第七班。陈沿置,拟九品,比秩四百石。
官署名。(1)东汉尚书台始置,称吏曹或吏部曹,后改名选部,专掌官吏任免考课。三国魏改名吏部,掌文职官吏任免考选,兼典法制,隶尚书台(省),以尚书为长官,或说领吏部、考功、定课、比部等郎曹。两晋沿置,兼
①西汉置。治今山东巨野县西南。景帝时为侯国。《史记·惠景间侯者年表》:景帝中元五年(前145)以梁孝王子买为乘氏侯,即此。后为县。属济阴郡,南朝宋废。②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置,取汉乘氏县为名。治今
见“赎刑”。
即“蛇节”。
?—1218金东京(今辽宁辽阳)猛安人。太子太傅吾迭子。由护卫十人长官至武器署令。从军被俘。贞祐二年(1214)逃归,迁隆安府(治今吉林农安)治中。累迁辽东、上京等路宣抚使兼左副元帅。升尚书右丞,行省
?—835唐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西北)人,字子垂,初名仲言,字子训。李逢吉侄。长庆进士。敬宗时,坐罪流象州。文宗嗣位赦还。大和八年(834),赂郑注,攀附王守澄,为文宗讲《周易》,授翰林侍讲学士。次年
官名。十六国汉置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“刘聪以平幽州之勋,乃遣其使人柳纯持节署(石)勒大都督陕东诸军事、骠骑大将军、东单于,侍中、使持节、开府、校尉、二州牧、公如故。”
在今贵州都匀市南墨冲东,下流入于都匀河。明正德三年(1508),土著聚众起事,明军一路由此进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