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布
指较精细的苎麻布。此名始见于清代文献。苎麻纤维的利用,起于新石器时代,大致分布在黄河、长江流域。夏布一直是中国的大众衣料,至宋元后渐被棉织物取代,仅作为夏服和蚊帐而留传。穿着透气性好。组织以平纹为主。按其精细程度,又称为苎布、絟布、緆布、缌布、緰布、繐布(或练子)及服琐(或绫布)。精细的苎麻布可与丝绸媲美,仅供贵族享用。
指较精细的苎麻布。此名始见于清代文献。苎麻纤维的利用,起于新石器时代,大致分布在黄河、长江流域。夏布一直是中国的大众衣料,至宋元后渐被棉织物取代,仅作为夏服和蚊帐而留传。穿着透气性好。组织以平纹为主。按其精细程度,又称为苎布、絟布、緆布、缌布、緰布、繐布(或练子)及服琐(或绫布)。精细的苎麻布可与丝绸媲美,仅供贵族享用。
又称青岩开州教案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法国天主教主教胡缚理(Louis Faurie)在贵阳传教时,威胁官吏,强占民产,违反中国法令,激起绅民公愤。贵州巡抚何冠英、提督田兴恕致函全省官吏,要求随时
宋池州青阳(今属安徽)人,字冬老。登进士第。庆元中,知钱塘县,谄事殿帅吴曦及权臣*韩侂胄。嘉泰元年(1201)骤迁至同知枢密院事,自县令至此,才四年。开禧元年(1205),为四川制置使、知成都府。次年
①夏小国名。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,一说在今德州市北。夏有鬲氏居此。《左传》襄公四年(前569):魏绛曰:后羿为寒浞所杀,其大臣“靡奔有鬲氏”。“靡自有鬲氏,收二国之烬,以灭浞而立少康”,即此。春秋时为齐
即“于阗”。
藏语音译。指清时到卫藏经商的克什米尔人。信仰伊斯兰教,俗用白布缠头,故又名“缠头”。其在藏久住者有头目四五人司其事务。拉萨有卡契园,为其礼拜之所。此词又泛指克什米尔,当地出产织物,每冠以卡契一名,如卡
381—450北魏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西北)人,字伯渊。崔宏子。博览经史。初为直郎。天兴中,转著作郎。明元帝初,迁博士祭酒。赐爵武城子。参议军国大谋。太武帝始光中,进爵东郡公,拜太常卿。时议伐夏、北
东汉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,字叔度。战国时名将廉颇之后,世为豪族。尝诣京师,从博士薛汉受业。明帝永平初,仕为郡功曹。后薛汉坐诛,故旧远避,他独往敛尸,由是显名。迁云中太守。亲率士卒拒敌,匈奴由是
唐贞观八年(634)于连谷废戍置。属胜州。治今陕西神木县北。天宝元年(742)改属麟州。北宋政和四年(1114)废入新秦县。
地名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五十里,与太行山相接。有石自然为鹿形,远视皎然独立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七年(392),丁零翟钊为慕容垂所败,走还滑台,“北济河,登白鹿山,凭险自守,燕兵不得进”,即
在今安徽繁昌县西。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)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,其将袁与沈攸之相拒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