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阿
又称庑殿顶、五脊顶,古建筑的一种屋顶式样。四阿顶就是四面坡的曲檐屋顶。因四阿顶有一条正脊、四条戗脊,所以又称五脊顶。四阿顶在商甲骨文、周铜器、汉画像砖与明器及北朝石窟雕刻中均有反映,实物以诸汉阙与唐佛光寺大殿为早。清代重要的殿宇均做成四阿顶,故又名庑殿顶。是中国古典建筑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。
又称庑殿顶、五脊顶,古建筑的一种屋顶式样。四阿顶就是四面坡的曲檐屋顶。因四阿顶有一条正脊、四条戗脊,所以又称五脊顶。四阿顶在商甲骨文、周铜器、汉画像砖与明器及北朝石窟雕刻中均有反映,实物以诸汉阙与唐佛光寺大殿为早。清代重要的殿宇均做成四阿顶,故又名庑殿顶。是中国古典建筑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。
官署名。元文宗天历二年(1329)置,属奎章阁学士院,掌管奎章阁图书、宝玩等物。官长为监司,正三品。下设司尉、亚尉、佥司、司丞等官。
隋代州(治今山西代县)人,字富仁。仕北周,以军功进大将军。大象二年(580),与梁睿等破剑南,平王谦。入隋。进上大将军,封蕲郡公。开皇二年(582),突厥十万入寇。率众二千往击之,苦战三日退敌,身负重
又称巧手。南朝官府工匠。原为世代相承。梁武帝时,用民间雇借以营建造。陈宣帝时,规定国匠老、死不再订补。南朝晚期,国匠减少,雇借成为国家营造所需劳动力之主要来源。
官名。西周置。司空属官,掌盖房之刍薪。
在今湖北枣阳市西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绍定五年(1232),广西路兵马钤辖孟珙于枣阳开筑,自城至军西十八里,由八叠河经渐水侧,水跨九阜,建通天槽八十三丈,溉田万顷,使军民分屯。
1565—1644明徽州休宁(今属安徽)人,字孟阳,号偈庵、松圆。曾侨居嘉定(今上海),崇祯初迁常熟,与钱谦益读书于耦耕堂,工诗善画,谦益最重其诗,称为“松圆诗老”。崇祯十三年(1640)归休宁,卒于
古代五种刑罚之总称。商周时为墨、劓、剕、宫、大辟。隋唐时指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。其中笞、杖、徒各分五等,流刑分三等,死刑分二等,共二十等。明清笞、杖、徒刑各分五等。笞刑自一十至五十,杖刑自六十至一百,每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。谷长四百余里。或专指北口。为关中与汉中间交通要道。三国魏正始五年(244)曹爽率军自骆谷入汉中;景元四年(263)钟会分兵从骆谷趋汉中伐蜀,皆即此。唐武德七年(624)复开骆谷道,
本汝原县,隋大业初改名。即今河南汝州市。为襄城郡治。唐初为伊州治。贞观元年(627)改为梁县。
即“群书治要”。唐人避高宗讳,因有此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