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四渎

四渎

①四条独流入海的大川,即江(长江)、河(黄河)、淮、济的总称。见《尔雅·释水》及《史记·封禅书》。帝王祭天下名山大川,即指五岳与四渎,见《礼记·王制》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东为江,北为济,西为河,南为淮,四渎已修,万民乃有居。”唐始以大淮为东渎,大江为南渎,大河为西渎,大济为北渎。为金、明各代所沿袭。②指四渎神。唐玄宗封“”为灵源公,“济”为清源公,“”为广源公,“淮”为长源公,故称。皆立庙时祭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伙头

    一作火头。彝语“本骰”、“八夫”的意译。彝族土司地区村寨之长,明代又称营长,皆由黑彝担任,其职责为管理村民,处理纠纷,为土官征收钱粮、牛马、摊派各种无偿劳役。傣族土司地区村寨亦有伙头。

  • 万斯大

    1633—168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,字充宗,晚号跛翁,学者称褐夫先生。与兄斯选、弟斯同师事黄宗羲,以经史之学闻名。一生不务举业,锐志经学,于诸经皆有撰著。治经由博致精,以新见长,自成一家。主张“非通

  • 布政使

    官名。别称藩司、方伯。明清各直省承宣布政使司主官。掌一省政令与财赋。明洪武九年(1376)设,每省一人,正二品。十四年增设左、右各一人。二十二年定秩从二品。宣德三年(1428)定十三布政使司之制。初为

  • 训方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负责向君王报告诸侯政事、诵说四方传说兼掌民众教化。

  • 飞礞炮

    管形火器。发射爆炸弹。铁制,身长一尺,径三寸,下安柄二尺五寸。内舂火药,外置小铁炮,长四寸,口径二寸五分,装毒火药,铁渣为满,用夹纸糊口。弹底药线通于大铳,置之铳口。大铳发,小铳射出,飞炸击敌。明始用

  • 萧允

    南朝陈南兰陵(治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,字叔左。萧介第三子。初仕梁为太子洗马。陈宣帝时,为黄门侍郎、光禄卿。性敦重,不以荣利于怀,尝以诗叙意。后主时,拜光禄大夫。入隋,以老疾谢仕。卒年八十四。

  • 萍浏醴起义

    同盟会策动会党和矿工的武装起义。又称丙午萍浏之役或丙午萍醴之役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湘南发生水灾,官绅乘机哄抬米价,饥民载道。次年同盟会员刘道一、蔡绍南受总部黄兴指示,由日本回湘运动军队,联络会

  • 顾命大臣

    皇帝临终前遗诏所定协助新主之大臣。如清代咸丰帝临终前定载垣、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。

  • 新军政变记

    书名。一题《广东新军叛变本末》。近人刘悲盦编。记宣统二年(1910)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新军起义始末。首为纪略,次文牍、报告、供词,末附录《革命党运动章程》、吴宗禹《三日录》。宣统二年以《砭群众报》第六期

  • 公叔伯婴

    即“伯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