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部
官署名。(1)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领四川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,并兼领云南布政司户口、钱粮。二十九年,改为四川清吏司。(2)明代刑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,改原宪部、比部、都官部、司门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。设官同户部。领四川布政司及部分在京衙门卫所刑名之事。二十九年,改为四川清吏司。
官署名。(1)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领四川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,并兼领云南布政司户口、钱粮。二十九年,改为四川清吏司。(2)明代刑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,改原宪部、比部、都官部、司门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。设官同户部。领四川布政司及部分在京衙门卫所刑名之事。二十九年,改为四川清吏司。
官署名。明初总领禁卫衙门。参见“都镇抚司”。
书名。宋末元初金履祥撰。《四库全书》采进本六卷。《金华丛书》收入明董遵所编本五卷。另有清雍正三年(1725)金洪勋所刊四卷本。编次各异。另《宋元学案》曾采录该集所载《复其见天地之心讲义》、《孟子性命章
又译斡罗出、阿老出,亦称呼图克图少师。明代蒙古孛罗忽济农岳父。天顺初入据河套,曾分别联合孛来、毛里孩、孛罗忽、满都鲁、癿加思兰等,入犯明边。成化初内讧,被逐出河套,旋为癿加思兰所杀。
地名。在今河南襄城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),裴度督军征淮西,“过襄城南白草原,淮西人以骁骑七百邀之”,即此。
报纸名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在广州创刊。日报。安雅书局主办,黎佩诗(伯尹)经理,朱鹤、谭荔垣、詹宪慈(菊隐)等主笔。设邸抄、论说、新闻、告白、行情等栏目,鼓吹新学。后改名《安雅报》。1918年停
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置,属枢密院,掌行调整发军,迁补殿侍、选亲事官等事务。
唐时岭南桂管地区所织的棉布。纹理虽粗,但质厚御寒。开成中,左拾遗夏侯孜尝着绿桂管布衫朝谒,文宗见后亦以此布为衣,朝官皆效之,桂管布因而为贵。
官名。北宋初,皇帝选三班使臣以下或内侍武士亲信者为卫士,以防不虞,赐佩带櫜鞬及御剑,称御带。咸平元年(998),改称带御器械,选诸司使副充任。掌轮番宿直,或出领外任。景祐二年(1035),令以六员为额
后秦姚兴年号(399—416)。凡十八年。
西汉置。治今甘肃榆中县北。属天水郡。东汉属汉阳郡。末年废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(385),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单于、领秦河二州牧,“筑勇士城而都之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