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议参军
即“咨议参军事”。
即“咨议参军事”。
北宋大观二年(1108)升瀛州置。治河间(今市)。宋、金属河北东路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改为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复改为府,仍治河间市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,山东马颊河以北,河北任丘、肃宁
见“二桥”。
明末清初方以智哲学术语。系其认识世界的一种公式。“随”,原义“从顺”,指肯定或正命题;“泯”原义为“天”,指否定或反命题;“统”,指贯通,超越“随”、“泯”的合命题。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皆“所谓相反
孟子哲学术语。即最贵者,指仁义。清焦循《孟子正义》:“良贵犹云最贵”,“谓贵之善者也”。又云:富贵“不如仁义之良贵也”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人有贵在于己者,弗思耳。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。”认为人人都有
书名。明陆深撰。四十卷。是编为札记之文,除专论史学、治道、书法、奇器各集外,其余皆订正经典、综述见闻、杂论事理,每一官一地各为一集,足资考证者甚多,为明人笔记中之佳本。有嘉靖陆楫刊本。
?—550南朝梁宗室。字重孙。昭明太子萧统第二子。中大通三年(531),封河东王。侯景之乱,以湘州刺史率军入援。台城(今江苏南京)陷,还湘。太清三年(549)新任雍州刺史张缵密报湘东王荆州刺史萧绎,言
明南京溧阳(今属江苏)人,字负图,号孟河。嘉靖进士。曾任国子监司业,后辞官归田。著《农说》一书,以阴阳理论阐述农业生产,特别是水稻生产。在农学思想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
地名。一作伯利。在黑龙江、乌苏里江会口东岸。唐勃利州和黑水都督、明喜申卫皆治此。清为吉林三姓副都统所辖。咸丰八年(1858)沙俄侵略军在此建为要塞,以十七世纪中叶侵略黑龙江流域的头目哈巴罗夫为名,称哈
元灭宋最后一战。祥兴二年(1279),张世杰、陆秀夫等拥宋幼帝赵昺,以水军驻于厓山(今广东新会南),以大索贯舟结阵。正月,元张弘范、李恒统水军据海口,继绝宋军淡水供应。双方激战多日。二月,元水军突破宋
即“树洛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