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元炳
清河南固始人,字子建。咸丰进士。先后授翰林院检讨、侍讲、侍讲学士。咸丰十年(1860)后,同团练大臣毛昶熙、道员张曜等人在河南同捻军陈大喜等部作战。同治十年(1871)署湖南布政使。十二年授湖北巡抚。次年调江苏巡抚。在任期间,奏请变通捐例补缺办法,截漕抚恤灾民,疏通河道,以工代赈。后署两江总督,兼江宁学政。光绪十年(1884)授漕运总督。次年改任安徽巡抚。卒于任。
清河南固始人,字子建。咸丰进士。先后授翰林院检讨、侍讲、侍讲学士。咸丰十年(1860)后,同团练大臣毛昶熙、道员张曜等人在河南同捻军陈大喜等部作战。同治十年(1871)署湖南布政使。十二年授湖北巡抚。次年调江苏巡抚。在任期间,奏请变通捐例补缺办法,截漕抚恤灾民,疏通河道,以工代赈。后署两江总督,兼江宁学政。光绪十年(1884)授漕运总督。次年改任安徽巡抚。卒于任。
报纸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春创刊于济南。日报。同盟会员刘冠三、丁耕农等主办。以宣传新文化、提倡反清革命为主旨。因言论激烈遭封禁。
战国时人。周赧王谋臣。周赧王四十二年(前273)秦败魏军于华阳(今河南新郑北),危及周王,他奉使于魏,说服魏安釐王为周筑城。
官名。新莽地皇元年(20)分大司马为前后左右中五员,分掌军政。更始政权亦分设左、右大司马。东汉初合为一员,旋罢。三国吴孙权赤乌九年(246)复分置左、右,孙亮建兴中减为一员。十六国后赵侯子光起事,聚众
清代乡里之职役。即里中耆老,又称乡老。顺治十七年(1660)定里社之制,设耆老之职役。于本乡年高有德,众所推服之人内选充,不许置闲吏卒及有过之人充应。协助里社之长查察地方。
古黄河下游“九河”之一。在今河北东光县一带,东流入海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许商以为古说九河之名,有徒骇、胡苏、鬲津,今见在成平、东光、鬲界中。”
见“义胜军①”。
官名。传说颛顼氏所置五行之官,掌祭火星,行火政,祝融曾任此官。后世尊为火神。
?—1129宋开封(今属河南)人,字宝臣。自卒伍补官。宣和末,镇压河北、京东农民起义军。靖康间,为京城四壁都巡检使,持剑为金军驱逼徽、钦二帝及后妃出城。建炎初,为御营使司都统制。金兵自山东趋扬州,他避
春秋时晋国、楚国之间的战役。鲁成公六年(前585),楚伐晋盟国郑,晋栾书率兵往救,与楚军相遇于绕角(今河南鲁山县东南),晋乘夜出击,楚军逃遁。晋旋进攻楚盟国蔡,楚以申、息之师来救,晋军始退。
又作怛逻斯城(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)、呾逻私城(《大唐西域记》)、塔剌思城(《西游录》)、塔剌寺城(《秋涧集》录刘郁《西使记》)、塔拉什城(《清统志》)等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录贾耽《道里记》:俱兰城“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