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昭仪
妃嫔号。北魏太武帝时置,孝文帝改定内官后,在皇后之下,位视大司马。北齐武成帝河清新令,位比丞相。后主武平五年(574)置左、右娥英后,降为比二大夫。
妃嫔号。北魏太武帝时置,孝文帝改定内官后,在皇后之下,位视大司马。北齐武成帝河清新令,位比丞相。后主武平五年(574)置左、右娥英后,降为比二大夫。
明熹宗陵墓。参见“十三陵”。
①春秋时吴王僚之子。一称王子庆忌,有勇力。吴王阖闾刺杀王僚后,命要离以计在船上将其刺杀。②(?—前475)一称公子庆忌。春秋时吴国人。事吴王夫差,谏王不听,出居于艾(今江西修水西),后又移居楚国。夫差
书名。又名《垛积招差》。清徐有壬著。咸丰六年(1856)成书。此书把《四元玉鉴》垛积招差术施于割圆,又参考杜德美、董祐诚、项名达、戴煦、李善兰等人成果,参以己见,得出正弦、正矢、正切、八线对数、对数造
官名。唐大历中改集贤院学士置,以宰相兼,掌修书之事。五代、宋初因之。元丰改制罢。
书名。十七世纪葡萄牙高因盘利(Coimbra)著。耶稣会逻辑学教本,由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传入。天启三年(1623)至崇祯三年(1630)间由耶稣会士傅汎际口译,李之藻笔录。十卷。刻于崇祯四年。所据为16
官制用语。汉代指一官兼参他官职事。晋代沿用,即将某职的品班、待遇与另一职务一样看待。北魏、北齐设有比视官。隋、唐、宋又有视品。
1869—1911清满洲正蓝旗人,西林觉罗氏,字朴孙。初以工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,后历任郎中、内阁学士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任刑部右侍郎。三十二年任广州副都统。设八旗工艺学校,整建中小学堂。三十四年
即“五兵”。
西汉置武隧县。治今河北武强县西北田王沙窪。属河间国。东汉改“隧”为“遂”,属安平国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复置。太康后属武邑郡。北齐废。
匈奴贵族姓氏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呼衍氏、兰氏,其后有须卜氏,此三姓其贵种也。”南匈奴时,此三姓与丘林氏合称四姓,常与单于通婚。呼衍氏为左,兰氏、须卜氏为右,主断狱听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