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右司乐

右司乐

见“左司乐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德妃

    ①(?—1017)辽圣宗妃。萧氏。开泰六年(1017)六月,被处死,葬兔儿山。事迹不详。②(?—1103)辽天祚帝妃。萧氏,名师姑。北府宰相常哥之女。寿昌二年(1096)入宫。生子挞鲁。乾统三年(11

  • 黑颜

    即“乞颜”。

  • 子都大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统兵镇守边境。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均未载其品阶。

  • 英文汇报

    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在上海创刊。半月刊。卢和生主编。设论说、上谕、各国政治新闻、中国外交事情、工艺制造、律例等栏目,用中英文印刷。

  • 十二诸侯

    十二个诸侯的合称。春秋时指鲁、齐、晋、秦、楚、宋、卫、陈、蔡、曹、郑、燕。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实列十三诸侯,司马贞索隐:“篇言十二,实叙十三者,贱夷狄不数吴,又霸在后故也。不数而叙之者,阖闾霸盟上国

  • 吕望

    即“师尚父”。

  • 标商

    又称标客。明代专营贩运标布之商人。明松江府标布,远销山西、陕西、京师(今北京)及北边各地。富商巨贾多挟重资购买运销,所用白银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计。各棉布牙行为赚取佣金,争奉之若王侯。

  • 恰克图

    历史上曾是中国境内的中俄通商要埠,清雍正五年(1727)中俄签订《恰克图条约》于此。本为一城,条约签订后,两国以恰克图为界,以旧市街归于俄,清朝别建恰克图新市街于旧市街南中国境内。七年起,由理藩院派遣

  • 夷三族

    亦称族、族诛,因一人犯罪而诛灭其三族的刑罚制度。秦文公二十年(前746),秦法初有三族之诛。至商鞅变法时定为常法,“造参(三)夷之诛”(《汉书·刑法志》)。所谓三族,一说为父母、兄弟、妻子;一说为父族

  • 春秋秦邑。在今陕西白水县境;一说在今澄城县境。《左传》文公二年(前625):“晋先且居、宋公子成、陈辕选、郑公子归生伐秦,取汪及彭衙而还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