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迪阿拉克汗
又译钵帝阿拉克。即“卜赤”。
又译钵帝阿拉克。即“卜赤”。
442—520南朝梁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,字怀文。起家宋雍州主簿。齐末为上庸太守,交结雍州刺史萧衍。衍起兵东进,使留·守郢州(治今湖北武汉)。萧衍建梁,任廷尉。天监四年(505),以豫州刺史都
即“法兰西”。
隋雁门(治今山西代县)人。大业六年(610)起兵反隋,众至三千人,据保莫壁谷,寻为隋将杨伯泉击破。
又称《曹景完碑》。全称《郃阳令曹全碑》。东汉碑刻。灵帝中平二年(185)立。明万历初在陕西郃阳县(今合阳县)莘里村出土。碑为曹全门下掾王敞等所立。无额,八分书。共二十行,行四十五字上下,共八百五十余字
前154—前93西汉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东,一说即今山东陵县东北)人,字曼倩。武帝初上书自荐,待诏金马门。后为常侍郎、太中大夫。性滑稽,有急智,武帝以俳优待之。曾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,又陈农战强国之计。
地方机构名。明洪武、永乐间设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。以当地首领为都督、都指挥、指挥、千百户、镇抚等官,赐给敕书印记,辖都司卫所,掌当地军民政事。所置官由各部族世袭,当地军政一听其管理。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及
见“白马氐”。
官署名。五代始置。宋初不置。仁宗明道元年(1032)置。知院官以司谏、正言充任,如他官兼领则称知谏院,司谏、正言亦有领他职而不预谏诤者。庆历四年(1044),规定不用现任宰相、执政推荐者为谏官。元丰改
书名。清法令汇编。十二卷。书中大部分条例为乾隆年间奏定。内收清政府为蒙古制定的有关官职、户口、差徭、朝贡、会盟、行军、卡哨、盗贼、捕亡、杂犯、断狱等方面的具体法律条文。
中医术语。中医诊断学望诊的组成部分。指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面部病色所主的病证。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,青主肝病,赤主心病,黄主脾病,白主肺病,黑主肾病。《灵枢·五色篇》:“以五色命脏,青为肝,赤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