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皮
明代酷刑。明律不载。洪武时,若守令贪酷,许民赴京陈诉,赃重者剥皮实草,悬皮于所治官府公座之旁,以警后任。府、州、卫、县之左,皆立土地庙为行剥之所,故名曰“皮场庙”。后废罢不行。
明代酷刑。明律不载。洪武时,若守令贪酷,许民赴京陈诉,赃重者剥皮实草,悬皮于所治官府公座之旁,以警后任。府、州、卫、县之左,皆立土地庙为行剥之所,故名曰“皮场庙”。后废罢不行。
官署名。明建文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,改通政为少卿。成祖朱棣即位,复旧。
书名。明魏焕编。十卷。焕字东洲,湖广长沙(今属湖南)人。嘉靖进士,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,留心边防军事。是书第一卷为镇戍经略,下分九边为九卷。各边中又分疆域、保障、责任、军马、钱粮诸目。资料多采自奏章、案
见“律数”。
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南京路置。治开封、祥符二县(今开封市)。二十八年为河南江北行省治。三十年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、襄城等市、县以东,漯河市、项城市以北,民权、沈丘等县以西及原阳、延津、封丘等
①即“圉人”。②春秋郑地,战国属魏。即今河南杞县西南圉镇。《左传》昭公五年(前537):“韩起反(返),郑伯劳诸圉”;《史记·楚世家》:顷襄王十八年(前281),楚人以弋说王曰:“王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
亦称番舶、海舶、南海舶、南蕃海舶、蛮舶、夷舶。唐时指外国商船,后泛指中外互市船舶。唐中后期商业发展,因吐蕃、大食崛起,陆上商路梗阻,故商船纷至,有波斯舶、师子国(锡兰)舶、婆罗门(印度)舶、昆仑舶、西
私家撰写的史书,以别于官修者。如西晋陈寿所著的《三国志》,南朝宋范晔所著的《后汉书》,北宋欧阳修所著的《新五代史》等。
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竹山县境;一说在今丹江口市境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(前611):楚“子越自石溪,子具自仞,以伐庸”。
书名。即《集古录跋尾》。北宋欧阳修撰。十卷。收有历代铜器铭文、碑刻跋尾四百余篇。题材广泛、内容丰富,是中国现存较早的研究金石文字的书籍。
金女真礼仪。初用女真旧俗朝拜太阳。金太宗天会四年(1126)正月,于乾元殿朝日。熙宗天眷二年(1139)定每月朔望朝日。皇帝率臣僚南向再拜上香。世宗大定十八年(1178)改为在仁政殿外,东向再拜上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