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西八卫
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,即哈密卫、赤斤蒙古卫、安定卫、曲先卫、阿端卫、罕东卫、罕东左卫、沙州卫。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,故又称关西七卫。其分布地区,西与吐鲁番接,东至嘉峪关,北起巴里坤、马鬃山,西南至今且末、若羌,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。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,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,有蒙古、撒里维吾尔、维吾尔、藏族等。明政府以哈密、安定两卫首领为王,其余皆授都督、指挥等职,并给以金牌,准其每岁以马易茶。除哈密外,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。正统以后,各卫逐渐废弃。
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,即哈密卫、赤斤蒙古卫、安定卫、曲先卫、阿端卫、罕东卫、罕东左卫、沙州卫。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,故又称关西七卫。其分布地区,西与吐鲁番接,东至嘉峪关,北起巴里坤、马鬃山,西南至今且末、若羌,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。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,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,有蒙古、撒里维吾尔、维吾尔、藏族等。明政府以哈密、安定两卫首领为王,其余皆授都督、指挥等职,并给以金牌,准其每岁以马易茶。除哈密外,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。正统以后,各卫逐渐废弃。
官署名。宋代始置。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。熙宁七年(1074)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,以供凤熙河路买马之费,遂置茶场司。元丰四年(1081)合二司为一。庆元六年(1200)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,改称都大
古泽薮名。战国属魏。在今河南开封以南。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,即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逢池。
官名。辽代置,为南面官,属门下省通进司。职掌不详。
?—401十六国时后凉国君。公元399—401年在位。字永绪。氐族。吕光庶长子。初封武贲中郎将、太原公,多有战功。承康元年(399)吕绍即位,以其为太尉,统六军。吕光死,联吕弘废吕绍,自立为天王。在位
761—827唐张掖(今属甘肃)人,字保君。其先出自乌洛侯族。初为潞州牙将。元和中,王承宗叛,潞帅昭义军节度使卢从史暗通之,他缚从史,潞军不敢动,以功授河阳节度使,封张掖郡公。后参加讨淮西吴元济之战,
官名。五代后梁开平三年(909),改思政殿为金銮殿。至乾化元年(911),置大学士一员,始命敬翔为之。
官名。唐垂拱元年(685)改右尚方丞置,为右尚署次官,四员,初为正九品下,开元初升从八品下。北宋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①(?—228)三国时犍为武阳(今四川彭山东)人,字季休。本益州牧刘璋郡吏。刘备定蜀,犍为太守李严命为功曹,后荐为蜀郡从事。因力主发兵支持刘备争夺汉中,诸葛亮荐之领蜀郡太守,旋为益州治中从事。章武三年
官名。晋武帝置,九嫔之一,位视九卿。南朝沿置。十六国后赵亦置,员一人,位视上公。唐玄宗开元中于妃下置,为六仪之首,掌教九御四德,率其属以赞后礼,正二品。宋代置于贵仪下,属“嫔”,正二品。金初不设,宣宗
博,换易之意。指用钱以外的货物籴买粮食。宋初多用布帛、金银等博籴。熙宁七年(1074),河北官仓余粮减值出卖,听民用丝绵绫绢博买,秋成再博籴新粮入仓。绍兴三年(1133)以空名官告、度牒劝诱博籴,虽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