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所
清代按行业建立的行会组织。乾隆以前多称会馆。多建有祠、庙等,故常以祠、庙等名命名。亦有另起名称或直接以本行业名称为名者。负责监督同行开张新业、入行、收徒、工匠叫歇,并办理祭奉祖师、抽厘捐款、救济同行等。
清代按行业建立的行会组织。乾隆以前多称会馆。多建有祠、庙等,故常以祠、庙等名命名。亦有另起名称或直接以本行业名称为名者。负责监督同行开张新业、入行、收徒、工匠叫歇,并办理祭奉祖师、抽厘捐款、救济同行等。
汉晋时期云南彝语族先民的一种称谓,意为亲家。初见于《华阳国志》,谓:元封二年(前109),汉武帝经略西南,设置郡县,进行移民实边,落籍在南中之汉族居民,与当地少数民族互为姻娅者,谓之曰“遑耶”。其亲谊
南宋太学外舍生初次*参斋,须向本斋集正纳钱十七千,称斋用钱,然后准赴帘试,次日在官厨就餐。此后,每人每月纳斋用钱一千,请长假者、斋长、斋谕和内舍生免纳,贫乏者减半。参见“参斋”。
清盐课之一。清政府向食盐生产单位与生产者征收之课税。根据不同的食盐产地与生产方法,又分为滩课、灶课、锅课、井课等各种名目。
隋室韦五部之一。在契丹北,今嫩江流域及内蒙古兴安盟、呼伦贝尔盟一带。下分二十五部,酋长称余莫弗瞒咄。
见“陕虢”。
战国时人。荀卿弟子。曾问荀卿何以议兵须以仁义为本。见《荀子·议兵》。
①东汉平陵(今陕西咸阳市西北)人。章帝建初五年(80),上疏请与班超征伐龟兹。遂以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与超合击,大破疏勒都尉番辰。八年,迁军司马。及龟兹等国降,超迁都护,任为长史,屯疏勒,共同镇抚西
925—982宋初蓟州渔阳(今天津蓟县)人,字日章。窦仪弟。后汉乾祐进士。仕后周至绛州防御判官。入宋,历西京留守判官、知宋州等。赵光义(即宋太宗)领开封尹,选为判官。因宴上直斥推官贾琰巧言令色,出为彰
战国时期道家主要学派。代表人物庄子,即庄周。此派学人继承发挥老子的学说,认为“道”是宇宙的本体,但更为强调“道”的无中生有、变幻莫测。他们认为,“道”超越时空,无所不在,自本自根,又生成万物;万物皆“
亦作康,又名巴尔喀木。地区名。藏语音译,屡见于清康熙、雍正间官书。大体指今西藏昌都地区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,与卫(危)、藏、青海等并为土伯特人所居之地。雍正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乱事后,收抚喀木境内藏族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