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从官
①皇帝、后妃左右随侍官员统称。②宋代侍从、小侍从等统称。参见“侍从③”。
①皇帝、后妃左右随侍官员统称。②宋代侍从、小侍从等统称。参见“侍从③”。
清代文职官缺之一种。亦称满缺、满洲官缺。指额定由满人补任之官职。凡内外文官之缺分为六种:宗室缺、满洲缺、蒙古缺、汉军缺、内务府包衣缺、汉缺。满缺,专指为有满洲旗籍身份之官员所设额缺。京官除顺天府府尹、
清代秘密会社。创于道光年间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十九年(1421)迁都北京后,留南京之通政使司,加“南京”字。置通政使一人,右通政一人,右参议一人,下设经历一人。掌收呈状,付刑部审理。
*十二次名称之一。配十二辰为丑。包括斗、牛二宿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星纪,斗牵牛也。”郭璞注:“牵牛,斗者,日月五星之所终始,故谓之星纪。”即古人以星纪历,把日月五星会于斗、牵牛之分时作为历法开端,因名
明时骚扰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。十四世纪初,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,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、浪人到明朝沿海一带走私抢掠,进行海盗活动。从洪武时起,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。永乐十七年(1419
1219—1276南宋随州(今属湖北)人,字祥甫。嘉熙末,献江防策于孟珙,请抗蒙自效,权知建始县,组织军民战守。淳祐初,第进士。开庆元年(1259),权知扬州,主管两淮制置司事,扬州军民赖以得安。咸淳
682—701即懿德太子。唐中宗长子,韦后所生,本名重照。永淳元年(682)立为皇太孙。中宗失位,坐废。圣历初,中宗为太子,封邵王。因与其妹永泰郡主、妹夫武延基私议张易之兄弟,为武后所杀。神龙元年(7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司会司长官,员一人。正五命。主管全国财政。下设司会上士、司会中士、司会旅下士以佐其职。在下五府总于天官诏命时,协助大冢宰卿管理六府之事,是大冢宰卿的主要
官名。(1)金代始置,为首领官,掌案牍和管辖吏员,负责处理官府内部具体事务。元沿置,中下州地方官府设一至二人,为流外职。例由路总管府、府、州司吏考满升入,可升为都目。(2)明代地方各州置,从九品,掌刑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增置散职八尉之一,正七品。